[發明專利]一種口腔牙科修復光固化陶瓷材料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24739.5 | 申請日: | 2020-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227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禧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工寧伯醫療科技泰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6/838 | 分類號: | A61K6/838;A61K6/802;A61K6/74;A61K6/71;A61K6/62;A61K6/60;A61K6/15 |
| 代理公司: | 蘇州中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李斌 |
| 地址: | 225300 江蘇省泰州市醫藥高***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口腔 牙科 修復 光固化 陶瓷材料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牙科修復材料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口腔牙科修復光固化陶瓷材料及其應用,所述光固化陶瓷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組成:納米陶瓷粉末150~180份,多孔羥基磷灰石/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50~70份,主單體25~45份,稀釋劑單體15~35份,光引發劑1.5~3份,填料40~50份,穩定劑0.8~1.5份,顏料1~2份。本發明通過多孔羥基磷灰石/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加入,極大提高了修復光固化陶瓷材料的彈性模量和硬度,同時使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性,采用由改性磷酸鈣和改性納米金剛石組成的填料,顯著提升了材料的撓曲及黏結剪切強度、顯微硬度和耐磨性能,延長了陶瓷材料的使用壽命,適用于各類牙齒缺損修復及齲齒充填。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牙科修復材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口腔牙科修復光固化陶瓷材料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牙齒齲洞治療稱為齲洞充填術,俗稱補牙。齲洞治療的目的是終止齲壞的發展,恢復牙齒的外形,如牙尖和鄰接點的重建;達到恢復牙齒的功能;同時保護了牙髓組織。牙頸部的齲病不及時治療,任其發展到牙齦緣下,形成棕黑色的齲洞后,由于其邊緣不整齊而且銳利,常會刺激牙齦,導致潰瘍而出血。齲洞是牙齦出血局部原因之一。根據齲壞的不同情況分別采取齲壞組織磨除法、藥物療法、再礦化法、充填法和修復法等、臨床上常用充填法修補齲洞缺損。齲壞組織充填法;是治療齲壞組織最常用的方法。適用于牙齒齲壞后能制作固位洞形的牙齒。利用補牙洞型將充填材料固定在牙齒上,恢復牙齒的缺損和功能,以保持牙齒外形,維護牙列的完整。
用于修復各類牙齒缺損修復及齲齒的修復體材料主要分成三類:合金材料、烤瓷材料和復合樹脂。由于光固化復合樹脂是口腔科目前常用的充填材料和修復材料之一,且外型美觀在臨床上操作方便,在口腔領域里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近年來陶瓷修復材料的開發和應用,使口腔用陶瓷的性質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優越的性能,但現有的陶瓷材料仍缺乏抗菌抑菌性能,且在撓曲強度、黏結剪切強度、顯微硬度及耐磨性能方便表現并不突出,使用壽命較短,不能滿足牙科修復需求。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口腔牙科修復光固化陶瓷材料及其應用,解決了現有的陶瓷材料仍缺乏抗菌抑菌性能,且在撓曲強度、黏結剪切強度、顯微硬度及耐磨性能方便表現并不突出,使用壽命較短,不能滿足牙科修復需求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口腔牙科修復光固化陶瓷材料,所述光固化陶瓷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組成:納米陶瓷粉末150~180份,多孔羥基磷灰石/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50~70份,主單體25~45份,稀釋劑單體15~35份,光引發劑1.5~3份,填料40~50份,穩定劑0.8~1.5份,顏料1~2份;所述填料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組成:改性磷酸鈣0.05~0.12份,改性納米金剛石0.05~0.1份。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多孔羥基磷灰石/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中多孔羥基磷灰石與氧化石墨烯的體積比為3:1~2。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多孔羥基磷灰石/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通過以下步驟制備:
步驟一:采用氨水擴散法,以檸檬酸作為調控劑,將納米羥基磷灰石加入氨水中,超聲振蕩,得多孔羥基磷灰石微球顆粒;
步驟二:將多孔羥基磷灰石微球顆粒加入濃度為0.5~1.0mg/mL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在溫度為70~140℃的高壓反應釜中水熱反應10~20h后冷卻,洗滌至上清液pH為中性后,過濾并將其冷凍干燥,制得多孔羥基磷灰石/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光引發劑為樟腦醌或1-苯基-1,2-丙二酮。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填料通過以下步驟制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工寧伯醫療科技泰州有限公司,未經哈工寧伯醫療科技泰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473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