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和用于其的有機金屬化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24390.5 | 申請日: | 2020-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961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姜宣宇;崔善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星顯示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F15/00 | 分類號: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趙嫦;康泉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 電致發光 裝置 用于 金屬 化合物 | ||
本公開涉及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和用于其的有機金屬化合物,該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在發射層中包括由下面式1或式2表示的有機金屬化合物,以實現有機電致發光裝置的長使用壽命。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要求于2019年10月21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9-0130478號的優先權和權益,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由此并入。
技術領域
本公開的實施方式的一個或多個方面在本文中涉及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和在其中使用的有機金屬化合物。
背景技術
作為圖像顯示器的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的開發正在積極地進行。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為自發光顯示器,其中從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注入的空穴和電子在發射層中復合,因此從發光材料(其為發射層中含有的有機化合物)發射光。
例如,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其包括第一電極、在第一電極上的空穴傳輸層、在空穴傳輸層上的發射層、在發射層上的電子傳輸層和在電子傳輸層上的第二電極)被稱為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從第一電極注入空穴,并且所注入的空穴通過空穴傳輸層移動,并且注入到發射層中。同時,從第二電極注入電子,并且所注入的電子通過電子傳輸層移動并且注入到發射層中。注入到發射層中的空穴和電子復合以在發射層中形成激子。有機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用當激子返回至基態時產生的光來發射光。
在將有機電致發光裝置應用于顯示器時,需要(或期望)有機電致發光裝置的長壽命(壽命期限),并且不斷需要用于能夠穩定(或適當)地取得這些特性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的材料的開發。
發明內容
本公開的實施方式的一個或多個方面在本文中涉及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和在其中使用的有機金屬化合物。
本公開的實施方式提供了有機電致發光裝置,該有機電致發光裝置包括:第一電極、在第一電極上的空穴傳輸區、在空穴傳輸區上的發射層、在發射層上的電子傳輸區和在電子傳輸區上的第二電極。發射層包括含有金屬原子和與金屬原子連接的配體的有機金屬化合物。配體包括至少一個直接連接至金屬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硼吖嗪基。配體可包括選自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6至30個用于形成環的碳原子的芳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具有1至30個用于形成環的碳原子的雜芳基中的至少一個。
金屬原子可為鉑(Pt)原子、銥(Ir)原子、鈀(Pd)原子或鋨(Os)原子。
金屬原子可為鉑原子,并且配體可為四齒配體。金屬原子可為銥原子,并且配體可包括兩個三齒配體或一個六齒配體。
芳基可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衍生物,并且雜芳基可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族碳烯衍生物。
發射層可經磷光發光而發射具有約420nm至約470nm的中心波長的光。
發射層可包括主體和摻雜劑。摻雜劑可包括有機金屬化合物。
有機金屬化合物的T1能級和3MC能級之間的差(△(T1-3MC))可為約0.3eV或更大。
有機金屬化合物可由下面式1或式2表示:
式1
式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星顯示有限公司,未經三星顯示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439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