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計算機控制技術的燈光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24028.8 | 申請日: | 2020-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919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世華;葉展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5B47/19 | 分類號: | H05B47/19;H05B47/165;H05B45/30 |
| 代理公司: | 溫州市品創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洪中清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市甌海經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計算機控制 技術 燈光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計算機控制技術的燈光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統,方法包括:由計算機燈光控制中心生成燈光控制信息;響應于生成燈光控制信息,由計算機燈光控制中心將燈光控制信息發送給基站;由第一燈光控制終端監聽由基站周期性發送的同步信號以及系統信息;由第二燈光控制終端監聽由基站周期性發送的同步信號以及系統信息;響應于監聽到由基站發送的同步信號以及系統信息,由第一燈光控制終端從基站接收燈光控制信息;響應于監聽到由基站發送的同步信號以及系統信息,由第一燈光控制終端判斷側鏈路同步信號的發送模式;如果判斷側鏈路同步信號的發送模式為第一發送模式,則由第一燈光控制終端使用第一發射波束向燈光開關控制器發送第一同步信號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計算機技術領域,特別是關于一種基于計算機控制技術的燈光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智能燈光控制指的是基于電力線網絡,利用電力線載波技術以及電力線信息傳輸X10協議,實現電話遠程控制、集中控制、無線遙控、電腦控制、定時控制、網絡控制等多種控制方式,并提供燈光軟啟、調光、亮度記憶、場景記憶等智能化操作和管理。
現有技術CN107911911B公開了一種基于WIFI的智能燈光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該燈光控制系統包括:多個LED燈,無線路由器和對該多個LED 燈施加控制的控制端,所述控制端將燈光控制信號經由無線路由器發送到該多個LED燈以施加控制;每個LED燈包括LED模塊、驅動模塊、MCU主控模塊和WIFI模塊。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計算機控制技術的燈光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統,其能夠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計算機控制技術的燈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計算機控制技術的燈光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由計算機燈光控制中心生成燈光控制信息;
響應于生成燈光控制信息,由計算機燈光控制中心將燈光控制信息發送給基站;
由第一燈光控制終端監聽由基站周期性發送的同步信號以及系統信息,其中,同步信號是在第一子幀以及第一頻帶中發送的;
由第二燈光控制終端監聽由基站周期性發送的同步信號以及系統信息,其中,同步信號是在第一子幀以及第一頻帶中發送的;
響應于監聽到由基站發送的同步信號以及系統信息,由第一燈光控制終端從基站接收燈光控制信息;
響應于監聽到由基站發送的同步信號以及系統信息,由第一燈光控制終端判斷側鏈路同步信號的發送模式;
如果判斷側鏈路同步信號的發送模式為第一發送模式,則由第一燈光控制終端使用第一發射波束向燈光開關控制器發送第一同步信號塊,其中,第一同步信號塊是在第二子幀的第一符號集合以及第一頻帶中發送的,其中,第二子幀與第一子幀不重疊,其中,第一同步信號塊中包括主同步信號、輔同步信號、側鏈路廣播消息以及解調參考信號;
如果判斷側鏈路同步信號的發送模式為第一發送模式,則由第一燈光控制終端使用第二發射波束向燈光開關控制器發送第二同步信號塊,其中,第二同步信號塊是在第二子幀的第二符號集合以及第一頻帶中發送的,其中,第二子幀的第二符號集合與第二子幀的第一符號集合不重疊,其中,第二同步信號塊中包括主同步信號、輔同步信號、側鏈路廣播消息以及解調參考信號;
響應于監聽到由基站發送的同步信號以及系統信息,由第二燈光控制終端從基站接收燈光控制信息;
響應于監聽到由基站發送的同步信號以及系統信息,由第二燈光控制終端判斷側鏈路同步信號的發送模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溫州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402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