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攜式承壓設備損傷模式智能識別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23770.7 | 申請日: | 2020-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048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9 |
| 發明(設計)人: | 曹邏煒;李光海;邱健;常新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17/00 | 分類號: | G01N17/00;G01N33/2045;G01N3/56;G01N3/12;G01N3/08;G06F16/9035;G06F16/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張夢澤 |
| 地址: | 10002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式 設備 損傷 模式 智能 識別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便攜式承壓設備損傷模式智能識別方法及系統,根據所述損傷目錄對條件參數進行篩選,得到條件組合;根據所述損傷識別規則以及所述條件組合識別承壓設備的損傷模式。本發明能夠在確定篩選條件(如材料、溫度、介質和工藝)前提下,根據損傷敏感性判別規則,智能化地識別當前條件下的材料損傷模式及其損傷發生敏感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設備損傷識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便攜式承壓設備損傷模式智能識別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對于石油化工、能源電力等企業,裝置的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一方面可以保證企業降低維護成本,增加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設備事故率,保障企業生產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從上世紀60-70年代以來,石油化學、電力等工業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隨著裝置和設備服役參數(溫度、壓力等)的不斷提高、物流介質地日益復雜化、結構形式的多樣化,設備和部件開始呈現出越來越多的損傷模式,逐漸形成了腐蝕減薄、環境開裂、材質劣化、機械損傷和復合損傷(或交互損傷)等大類損傷,其中每類損傷又按照機理、介質、形貌等區別分為許多不同小類的損傷模式(見API 571、GB/T 30579-2014)。損傷監檢測技術需要通過不同部位的損傷識別來進行監檢測設備或傳感器布點;損傷定量評價需要以設備或部件的損傷模式的精準判斷為基礎;風險評估技術需要對不同設備或單元進行準確地損傷模式識別,才能進行風險計算和檢維修測量優化。因此,我們需要對成套裝置承壓設備或部件的損傷模式進行有效識別。
由于損傷監檢測、風險評估、損傷定量評價、智能運維等技術的迅猛發展,對設備或部件的損傷模式識別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的損傷模式識別主要是基于標準、手冊和相關知識,通過既有的關聯表格或通過專家經驗完成設備或部件的損傷識別。
目前所指的損傷模式識別,按照GB/T 30579-2014的識別過程,需對應損傷現象及輔助的試驗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必要時采取失效故障樹分析法、排除法或模擬試驗法等方法進一步分析判斷,與專家的個人知識積累和專業判斷相關性很大。因此,需要建立與材料、操作參數等關聯的損傷模式識別規則,實現損傷識別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形成一套可操作的系統方法和執行工具,實現研究人員、工程師和設備管理人員對承壓設備損傷模式的智能識別。目前,現有的損傷模式識別還沒有引入智能識別功能,且風險評估中的損傷識別大多也需要基于工程師們前期判別后錄入,沒有很好地總結各類損傷模式的識別規則,也沒有與當前的信息化系統結合起來,導致判別標準不統一和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攜式承壓設備損傷模式智能識別方法及系統,在確定篩選條件(如材料、溫度、介質和工藝)前提下,根據損傷敏感性判別規則,智能化地識別當前條件下的材料損傷模式及其損傷發生敏感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種便攜式承壓設備損傷模式智能識別方法,包括:
獲取承壓設備的損傷目錄;
獲取各類損傷識別規則;
根據所述損傷目錄對條件參數進行篩選,得到條件組合;
根據所述損傷識別規則以及所述條件組合識別承壓設備的損傷模式。
可選地,所述損傷目錄包括不同損傷類型的損傷描述及損傷機理、損傷形態、受影響的材料、影響因素、發生的裝置或設備、預防措施、檢測或監測方法以及相關或伴隨的其他損傷。
可選地,所述條件參數包括材料類型、溫度范圍、介質類型以及工藝條件。
可選地,所述承壓設備的損傷模式包括腐蝕減薄、環境開裂、材質劣化和機械損傷。
可選地,還包括:
對損傷識別結果進行展示。
可選地,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未經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377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腦機殼
- 下一篇:一種基于磁懸浮平面電機的物流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