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減小浸液式電火花線切割機床進給運動負載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22956.0 | 申請日: | 2020-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62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1 |
| 發明(設計)人: | 羅福源;顏見炳;尹涓;鄧振領;陳蔚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H7/02 | 分類號: | B23H7/02;B23H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網蘭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減小 浸液 電火花 切割 機床 進給 運動 負載 方法 | ||
1.一種減小浸液式電火花線切割機床進給運動負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影響工件相對于電極絲的進給運動的條件下,即以加工過程中液槽與工件、絲臂不發生干涉為前提條件,首先,根據工件加工進給路徑反向計算液槽內絲臂相對工件的運動包絡區;其次,通過減小該運動包絡區以外的液槽空間來減小液槽的有效容積,從而減小工件液的重量,減輕機床進給運動的負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根據工件加工進給路徑反向計算液槽內絲臂相對工件的運動包絡區時應根據工件加工路徑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
1)對于具有切入切出點的工件,包括5個步驟:1)根據工件與電極絲的當前位置規劃工件切入點與電極絲中心點之間的加工前運動路徑;2)規劃工件內部路徑加工結束后的從切出點到工件停止點之間的加工后運動路徑,并對該路徑以電極絲為中心進行垂直鏡像與水平鏡像操作,得到加工后反向運動路徑;3)從電極絲中心點開始,將加工前運動路徑、工件內的加工路徑與加工后反向運動路徑依次首尾相接,得到運動包絡線;4)將運動包絡線復制四份,分別平移到液槽內絲臂上,使4條運動包絡線的起點分別與絲臂的4個頂點重合,并將4條運動包絡線的終點連接成四邊形,得到平移后的液槽內絲臂輪廓;5)根據4條運動包絡線以及平移前后的液槽內絲臂輪廓線的相互包絡關系,取最外部的運動包絡線和絲臂輪廓構成液槽內絲臂相對工件的運動包絡區;
2)對于加工路徑全部在內部沒有切入切出點的穿孔型工件,包括3個步驟:1)求取工件內加工路徑的外接矩形;2)根據外接矩形的四個頂點計算加工路徑與電極絲中心的上、下、左、右偏距,依次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通過減小運動包絡區以外的液槽空間來減小液槽的有效容積是指在不改變液槽形狀大小的前提下,在液槽內絲臂相對工件的運動包絡區以外的液槽空間中,通過置入若干個中空密閉的容器或輕質不透水的物塊,從而間接減小液槽的有效容積,排出液槽中多余的工作液,減小工件液的重量。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為將置入物快速固定于液槽中,避免置入物上浮到液面應在需要固定置入物的位置緊貼著液槽的內壁平行布置一系列的U型通用支架,支架上設有大量的卡扣或卡口,借助卡扣或卡口以擋壓、捆綁或嵌扣的方式將置入物固定于工作液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通過減小運動包絡區以外的液槽空間來減小液槽的有效容積是指根據液槽內絲臂相對工件的運動包絡區的形狀與大小量身訂制專用的液槽,從而直接減小液槽的容積,減小工件液的重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295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