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適用于海洋核動力平臺的安全殼與設備閘門連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22919.X | 申請日: | 2020-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92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9 |
| 發明(設計)人: | 吳晨暉;周新蓉;向麗君;李海東;舒正誼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第二船舶設計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21C13/02 | 分類號: | G21C13/02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徐祥生 |
| 地址: | 43006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適用于 海洋 核動力 平臺 安全 設備 閘門 連接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適用于海洋核動力平臺的安全殼與設備閘門連接裝置,包括圓筒狀圍欄和下法蘭,還包括彈性接頭和限位器,彈性接頭為封閉圓環狀,彈性接頭的橫截面為開放曲線,下法蘭上設置有3個以上的定位環,限位器包括第一肘板、第二肘板、底板和限位圓鋼,第一肘板、第二肘板相互垂直連接并且均垂直連接于底板,限位圓鋼的外徑與定位環的內徑相應,限位圓鋼固定于第一肘板和第二肘板的頂端并使其軸線與定位環的軸線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底板上設置有3個以上的通孔,限位器與定位環的數量相同,彈性接頭的兩端分別與圓筒狀圍欄和下法蘭連接,限位圓鋼插入定位環內,底板由螺栓穿過通孔固定在安全殼圍壁上。本發明結構簡單、制作容易、使用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反應堆安全殼的進出通道,具體而言是適用于海洋核動力平臺的安全殼與設備閘門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設備閘門是反應堆安全殼上的重要部件,其主要功能是在核電廠建造和停堆換料期間,作為反應堆廠房內設備的進出通道。在核電廠運行期間,設備閘門處于關閉狀態,與反應堆安全殼一起組成最后的安全屏障,防止放射性物質外泄,是安全殼壓力邊界的一部分。陸上核電站安全殼設備閘門安裝在安全殼內部,事故工況下設備閘門凸面受壓,法蘭面在內壓作用下會越壓越緊。與陸上核電站不同,海洋核動力平臺設備閘門安裝在安全殼外部,凹面受壓,事故工況下,法蘭面會產生分離,因此對密封性要求更高。通常情況下,設備閘門的下法蘭與安全殼剛性連接,安全殼在內壓作用下也會產生內脹作用,從而引起設備閘門下法蘭扭曲變形,但由于陸上核電站設備閘門安裝部位是圓柱形結構,變形較小,對設備閘門下法蘭的變形影響也較小。海洋核動力平臺安全殼由于受波浪載荷作用,沿平臺縱向有明顯拉伸作用,造成設備閘門下法蘭拉伸變形,并且,在波浪的周期交變載荷作用下,設備閘門下法蘭與安全殼的連接處有顯著的疲勞失效問題,進而結構變形影響設備閘門的密封性能和結構安全。另外,海洋核動力平臺安全殼多為方型結構,在事故工況下,頂部發生彎曲變形,同樣會引起設備閘門下法蘭變形,影響設備閘門密封效果。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出一種結構簡單、制作容易、使用安全的適用于海洋核動力平臺的安全殼與設備閘門連接裝置。采用本發明,不僅可有效解決在波浪載荷作用下安全殼產生彎曲變形、進而引起設備閘門局部結構變形的問題,也解決了下法蘭底部的結構疲勞問題,同時還減緩了安全殼頂部因內部高溫高壓作用而彎曲變形對設備閘門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一種結構簡單、制作容易、使用安全的適用于海洋核動力平臺的安全殼與設備閘門連接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適用于海洋核動力平臺的安全殼與設備閘門連接裝置,包括安全殼的圓筒狀圍欄和設備閘門的下法蘭,其特征是還包括彈性接頭和限位器,彈性接頭為封閉圓環狀,彈性接頭兩個端面的口徑分別與圓筒狀圍欄和下法蘭的直徑相應,彈性接頭的橫截面為開放曲線,下法蘭上設置有3個以上的定位環,限位器包括第一肘板、第二肘板、底板和限位圓鋼,第一肘板、第二肘板相互垂直連接并且均垂直連接于底板,限位圓鋼的外徑與定位環的內徑相應,限位圓鋼固定于第一肘板和第二肘板的頂端并使限位圓鋼的軸線與定位環的軸線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底板上設置有3個以上的通孔,限位器與定位環的數量相同,彈性接頭的兩端分別與圓筒狀圍欄和下法蘭連接,限位圓鋼插入定位環內,底板由螺栓穿過通孔固定在安全殼圍壁上。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接頭的橫截面為圓弧,所述圓弧的半徑為圓筒狀圍欄與下法蘭間距的0.5-1.0倍,所述彈性接頭的橫截面的壁厚為圓筒狀圍欄壁厚的0.2-0.3倍。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環沿下法蘭的周向均勻布置。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環為8個。
進一步地,所述底板為矩形平板,第一肘板為直角梯形平板,第二肘板為等腰梯形平板。
本發明的彈性接頭分別與圓筒狀圍欄和下法蘭連接后,將限位圓鋼插入定位環內,再將底板由螺栓穿過通孔后固定在安全殼圍壁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第二船舶設計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經武漢第二船舶設計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291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