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明渠深挖方段防揚壓破壞的渠底升降式排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22500.4 | 申請日: | 2020-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021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維平;孫秀秀;王兵;孫佑光;李文良;趙偉東;曲士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3F1/00 | 分類號: | E03F1/00;E03F5/14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紀艷艷 |
| 地址: | 250022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明渠 深挖 方段防揚壓 破壞 升降 排水 裝置 | ||
1.一種明渠深挖方段防揚壓破壞的渠底升降式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箱(1)、升降機構(5)和導向機構;
集水箱(1)內部為中空結構,側面下半部分和底部設有多個小孔(104),且集水箱(1)設有小孔(104)的部分外側包有一層第一濾網(6);
升降機構(5)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頂蓋(501)、柱體(502)和浮板(503),柱體(502)上部分設有多個排水孔(505),柱體(502)與浮板(503)間含有一層第二濾網(504);
導向機構包括導軌(2)、套管(3)和固定支架(4),導軌(2)位于集水箱(1)內側,一端設置在集水箱(1)底部,另一端延伸至頂蓋(501)處,套管(3)通過固定支架(4)固定在升降機構(5)內壁,固定支架(4)分別位于頂蓋(501)和第二濾網(504)處,套管(3)能夠隨升降機構(5)沿導軌(2)上下移動;
升降機構的柱體(502)的上半部分開有兩排排水孔(505),迎水面和背水面的孔徑相同,迎水面小孔的間距大于背水面;整個柱體(502)表面布滿凹痕;
集水箱(1)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設置的上部(101)、過渡部(102)和下部(103),整體構成凸字形結構,上部(101)和下部(103)為圓柱結構,且上部直徑小于下部直徑,過渡部(102)為圓臺結構;集水箱(1)周圍填埋粒徑比所在位置巖土平均粒徑大的礫石,第一濾網(6)濾網目數60-100目;
集水箱(1)各部分尺寸關系如下:d2=2d1,d3=d1,d4=d2,其中,d1為上部(101)的底面直徑,d2為下部(103)的底面直徑,d3為過渡部(102)上表面圓的直徑,d4為過渡部(102)下表面圓的直徑;h1與l1的夾角為120°,h2=h1,h3=(2-3)h1,其中,h1為上部(101)的高度,l1為過渡部(102)的母線,h2為過渡部(102)的高度,h3為下部(103)的高度;
升降機構(5)各部分尺寸關系如下: d6=(1.2-1.3)d5,d7=d5,d8=2d5,d5小于d1,其中,d5為柱體(502)的直徑,d6為頂蓋(501)的直徑,d7為浮板(503)上表面圓的直徑,d8為浮板(503)下表面圓的直徑;
頂蓋(501)具有一定的厚度,h4=2h5,h4與l2的夾角為120°,h4為柱體(502)的高,h5為浮板(503)的高,l2為圓臺形狀浮板(503)的母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明渠深挖方段防揚壓破壞的渠底升降式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機構(5)能夠在地下水揚壓力下自動抬升,依靠自身重力及明渠水壓力自動回落,該裝置的開啟和閉合符合以下力學公式,
開啟:,閉合:
即地下水位差時,升降機構(5)抬升,地下水從排水孔( 505) 內排出,地下水位差時,升降機構(5)回落,避免渠道內水的損失;
其中,ρ為地下水及明渠水的密度,kg/m3;g為重力加速度,m/s2;H1為地下水位,m;H2為明渠內水位,m;G為升降機構的重力。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渠底升降式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機構(5)的頂蓋(501)為一平面圓形,柱體(502)為圓柱形狀,浮板(503)為圓臺形狀,柱體(502)與浮板(503)內部為空心;升降機構(5)抬升后,浮板(503)與過渡部(102)貼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渠底升降式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垂向套管(3)高度h6=柱體(502)的高度h4,頂部和底部各連接四根固定支架(4),固定支架(4)焊接在升降機構柱體(502)的內壁,頂部的固定支架(4)固定在頂蓋(501)上,底部的固定在第二濾網(504)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大學,未經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250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