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前橫梁結構、白車身骨架總成及汽車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20718.6 | 申請日: | 2020-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196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楊艷明;張東升;張振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1/02 | 分類號: | B62D21/02;B62D25/02;B62D25/06;B62D2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大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順義區雙***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橫梁 結構 車身 骨架 總成 汽車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前橫梁結構、白車身骨架總成及汽車,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包括:第一前橫梁下板和第二前橫梁下板;前橫梁連接板,前橫梁連接板與第一前橫梁下板或第二前橫梁下板相連接;前橫梁上板,與第二前橫梁下板相連接;第一前橫梁下板與前橫梁連接板組成第一前橫梁結構,第一強橫梁結構用于鈑金頂汽車,第二前橫梁下板、第二前橫梁上板與前橫梁連接板組成第二前橫梁結構,第二前橫梁結構用于天幕頂汽車;分別針對鈑金頂和天幕頂設置第一前橫梁結構和第二前橫梁結構,第一前橫梁結構和第二前橫梁結構能夠實現在同一汽車白車身骨架總成上的通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汽車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前橫梁結構、白車身骨架總成及汽車。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汽車的可選擇性越來越多,豐富的車型選擇讓人們對汽車的要求不僅僅再只限于外形、動力、價格等方面,對整車配置也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尤其對外觀配置的要求越來越高,追求極致體驗成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共識,因此一款具有天幕頂,能夠提供全景天幕的極致體驗的汽車在未來汽車競爭中定能脫穎而出,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寵兒。
目前,汽車車頂可分為鈑金頂(包括無天窗、小天窗和全景天窗配置)和天幕頂,對于這兩種車頂配置的汽車而言,其前橫梁結構不同,汽車廠家在生產這兩種車頂配置的汽車時往往需要設計兩個不同的裝配方案;由于兩種前橫梁結構的不同,兩種前橫梁結構與汽車的側圍總成和頂蓋總成的連接結構也不相同,造成汽車原有的側圍總成和頂蓋總成無法滿足兩種前橫梁結構的安裝需求;進而導致設計成本和生產成本的增加,并且白車身骨架總成的拼裝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前橫梁結構、白車身骨架總成及汽車,分別針對鈑金頂和天幕頂設置第一前橫梁結構和第二前橫梁結構,第一前橫梁結構和第二前橫梁結構能夠實現在同一汽車白車身骨架總成上的通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前橫梁結構,包括:
第一前橫梁下板和第二前橫梁下板;
前橫梁連接板,所述前橫梁連接板與所述第一前橫梁下板或第二前橫梁下板相連接;
前橫梁上板,與所述第二前橫梁下板相連接;
所述第一前橫梁下板與所述前橫梁連接板組成第一前橫梁結構,所述第一強橫梁結構用于鈑金頂汽車,所述第二前橫梁下板、所述第二前橫梁上板與所述前橫梁連接板組成第二前橫梁結構,所述第二前橫梁結構用于天幕頂汽車。
可選地,所述第一前橫梁下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前橫梁下板與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形成U形結構,所述第一連接部的外端設置有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的外端設置有第一法蘭面,所述第一法蘭面上設置有膨脹膠涂膠槽。
可選地,所述第二前橫梁下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三連接部和第四連接部,所述第二前橫梁下板與所述第三連接部和所述第四連接部形成U形結構,所述第三連接部的外端設置有第二焊接部,所述第四連接部的外端設置有第二法蘭面。
可選地,所述前橫梁連接板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與所述第二面形成夾角,所述第一面的兩側設置有轉折部,所述轉折部的外端設置有焊接翻邊,所述焊接翻邊與所述第一橫梁下板或所述第二橫梁下板相連接。
可選地,所述前橫梁上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第三法蘭面和第四法蘭面。
可選地,所述第一前橫梁下板、所述第二前橫梁下板、所述前橫梁連接板和所述前橫梁上板上均設置有孔和加強部。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白車身骨架總成,包括:
側圍總成;
上述的前橫梁結構;
頂蓋總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071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