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偏濾器吹掃試驗環路數據采集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20532.0 | 申請日: | 2020-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622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煒葆;胡建生;楊雷;傅鵬;朱黎黎;郭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M10/00 | 分類號: | G01M10/00;G01N21/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張乾楨 |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濾器 試驗 環路 數據 采集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偏濾器吹掃試驗環路數據采集系統及方法,包括:偏濾器吹掃試驗平臺EDBP,EDPB包括供水支路、供氣支路、氣水混合回路;偏濾器吹掃試驗平臺EDBP是以EAST上偏濾器冷卻通道為原型1:1設計建造的吹掃試驗平臺,EDBP的主要部件主要包括:不銹鋼組件、有機玻璃組件、羅茨風機、閘閥(GV)、球閥(BAV)、PVC軟管、供水箱、回水箱、水泵、壓力變送器(PT)、壓差變送器(DPT)、質量流量計、稱量變送器、排水箱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偏濾器裝置領域,尤其是一種偏濾器吹掃試驗環路數據采集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偏濾器吹掃過程涉及氣液兩相流動,氣液發展過程較為復雜,當前對于氣液兩相流動過程的研究多建立于試驗分析,隨著多相流學科的發展,一些高校及研究所對多相流流動參數及流動特性的檢測展開了大量工作,相繼建立了多相流試驗裝置,展開多相流的試驗研究,更是提出了大量的經驗公式,對未來的多相流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偏濾器吹掃過程有別于傳統的多相流研究,氣體和液體從獨立兩相發生強烈地相互作用,氣體作用于液體表面,逐步形成氣液兩相流動,發展過程更為復雜,氣液發展界面也更為復雜,采用試驗研究可以深入觀察氣液相互作用,掌握特定了吹掃流動規律。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偏濾器吹掃試驗環路數據采集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針對吹掃模型,偏濾器模型進行冷卻流道抽取后,進行局部優化,按照1:1的比例,設計出等比例的偏濾器模型,保證試驗現象與真實的水力現象吻合。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偏濾器吹掃試驗環路數據采集系統,包括:
偏濾器吹掃試驗平臺EDBP,EDPB包括供水支路、供氣支路、氣水混合回路;具體包括如下部件:
供氣支路依次設有第一閘閥GV1(1)、第一羅茨風機(2)、第二閘閥GV2(3),以及并聯的第三閘閥GV3(4)、第二羅茨風機(5)、第四閘閥GV4(6),第二閘閥 GV2(3)、第四閘閥GV4(6)匯合到流量計(7),再連接到第一球閥(8),通過第一三通T1(9)連接有第二球閥BAV2(10)第一壓力變送器PT-1(11);第一三通T1 (9)的另一端連接第二三通T2(12)、第三三通T3(14),第三三通T3(14)處,分為兩個支路,其中一個支路通過第三球閥BAV3(15)、第四三通(16)、第五三通 (19)向有機玻璃組件供氣;其中另一個支路通過第六球閥BAV6(29)、第七球閥BAV7 (30)、第九三通T9(31)、第十三通T10(32)第十一三通T9(33)向不銹鋼組件供氣;
在第四三通(16)還通過第四球閥BAV4(17)連接有第二壓力變送器(18);第十三通T10通過第九球閥(39)連接有第三壓力變送器(50);
有機玻璃組件不銹鋼組件有機玻璃組件下方設有第一稱重變送器,用于計量水的重量;有機玻璃組件兩端連接有第一壓差變送器(22);不銹鋼組件兩端連接有第二壓差變送器(42);所述供水支路依次設有供水箱(44)、水泵(45)、第十四三通T14(46) 在第十四三通T14(46)處,分別通過第十三球閥(47)球閥向有機玻璃組件供水,通過第八球閥BAV8(38)向不銹鋼組件進行供水,有機玻璃組件通過第十四球閥BAV14 (48)回水至回水箱,不銹鋼組件通過第十三三通T13(35)和第十一球閥BAV11(43) 回水至回水箱;
氣水混合回路包括:連接到有機玻璃組件后面的第六三通T6(23)、第五球閥BAV5(24);連接到不銹鋼組件后面的第十二三通T12(34)、第十三三通T13(43)、第十二球閥BAV12(36)、第十五球閥BVA15(37)依次設有球閥、三通、排水箱、第二稱重變送器;有機玻璃組件和不銹鋼組件的混合的氣水都通過第七三通T7(25)排至排水箱(28),第二稱重變送器(27)計量排出的水的重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05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