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異型薄壁類扇形零件加工控制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20160.1 | 申請日: | 2020-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382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2 |
| 發明(設計)人: | 黃令;孫飛;楊鑫銳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清平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H7/02 | 分類號: | B23H7/02;B23H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楊柳岸 |
| 地址: | 400021 重慶市渝北***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異型 薄壁 扇形 零件 加工 控制 工藝 | ||
本發明屬于機加工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異型薄壁類扇形零件加工控制工藝,旨在解決異型薄壁類零件加工尺寸精度低的問題,包括:以整體工件的圓心為切割起點,并由內向外在整體工件徑向上做直線切割;在距整體工件外緣呈所定的距離后停止徑向切割,并沿整體工件周向做切割;再由外向內在整體工件徑向上做直線切割后返至切割起點,并在整體工件上的相鄰兩個扇形腔體之間形成有一類三角形空腔和一連接筋;以比整體工件上的扇形腔體個數少一的次數重復前述步驟;對整體工件上形成的多個連接筋進行中間分離,以形成多個類扇形半成品;再將多個類扇形半成品兩側的連接筋余料切割,以形成扇形零件成品。本工藝可將合格品數量由25%增加為100%,提升了成品產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異型薄壁類扇形零件加工控制工藝。
背景技術
異型薄壁類零件加工是采用慢走絲機床通過線切割加工外形,其傳統工藝是將整體工件在裝夾后,采用校正銑加工其上減輕孔的直邊,并由整體工件的外緣邊作為進刀點開始加工,從而由一件整體工件依次經過斷續加工,逐個得到兩個以上的異型薄壁類零件,如圖1展示的異型薄壁類扇形齒輪成品。
但是,上述加工中得到的異型薄壁類扇形齒輪零件外形尺寸中的兩邊側筋厚度h存在有偏差,即從進刀點開始的第一個被切除的零件兩側筋厚度公差是在h±0.1范圍內的,隨后的第二個零件將會出現一定超差,但是超差相對較少,直至最后一個被割出的零件的超差最為嚴重。這樣,造成由一件整體工件加工的多個異型薄壁類扇形齒輪零件中,只有一個能夠完全保證尺寸要求,而另外的均存在有一定的超差,且超差的現象沒有規律,導致廢品較多,合格品較少。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異型薄壁類扇形零件加工控制工藝,旨在解決異型薄壁類零件加工尺寸精度低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異型薄壁類扇形零件加工控制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B1、以整體工件的圓心為切割起點,并由內向外在整體工件徑向上做直線切割;
B2、在距整體工件外緣呈所定的距離后停止徑向切割,并沿整體工件周向做切割;
B3、再由外向內在整體工件徑向上做直線切割后返至切割起點,并在整體工件上的相鄰兩個扇形腔體之間形成一類三角形空腔和一連接筋;
B4、以比整體工件上的扇形腔體個數少一的次數重復步驟B1-B3;
B5、對整體工件上形成的多個連接筋進行中間分離,以形成多個類扇形半成品;
B6、再將多個類扇形半成品兩側的連接筋余料切割,以形成扇形零件成品。
優選的,在步驟B2中的所定的距離取值為1至3毫米。
優選的,在步驟B2中的沿整體工件周向做切割為直線切割或弧形切割。
優選的,扇形零件成品為扇形齒輪。
優選的,切割采用慢走絲線切割。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及的異型薄壁類扇形零件加工控制工藝從單件成型加工改為多件半成品加工,保留整體工件外形的連接部分,最后再加工半成品外形而得到成品零件的方式,可將合格品數量由25%增加為100%,使之能夠充分利用整體工件的原材料,將生產成本降低,使生產利潤最大化。相比較傳統加工工藝,本加工控制工藝簡捷,可靠性強,操作方便,成本低,適用于推廣使用。
本發明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發明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指導)。本發明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清平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重慶清平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201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