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跨隔離網閘傳遞數據信息的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19752.1 | 申請日: | 2020-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472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16 |
| 發明(設計)人: | 葉華;趙明;胡斌;趙川;郝蛟;陳飛;路學剛;徐佳寧;董詩燾;孫華利;張杰;朱杰;馬忠林;盧欣辰;左智波;顏紅得;趙瑩;王珍意;丁士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33 | 分類號: | G06F16/33;G06F40/30;G06F16/35;G06Q10/00;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 地址: | 650073***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隔離 傳遞 數據 信息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跨隔離網閘傳遞數據信息的處理方法,OMS系統中獲取所有檢修票,智能識別檢修票,歸類檢修票,數據封鎖、數據解封、PMU告警,檢查是否執行時間,提醒消息,檢查檢修票,是否作廢,結束告警提醒,檢查是否推遲,重新開始智能檢測,處置警告,填寫異常備注說明。本發明中,首先,采用橫跨OCS和OMS兩套系統的監視系統檢修票與操作票的自動生成結構,不僅降低了的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也降低了對人力物理資源的浪費,同時也提高了整體的工作效率,其次,采用主流的B/S架構作為系統的主框架結構,不僅降低了后期維護的成本,也提高了整體檢修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網絡編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跨隔離網閘傳遞數據信息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的電網檢修系統優化的重點是發電機組的檢修計劃的研究,而且研究進行得比較深入,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理論體系,并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然而現有的跨隔離網閘傳遞數據信息的處理方法存在部分問題,首先,相比之下現有的部分對供電系統運營中檢修計劃優化的研究涉及較少,且尤其是要考慮到系統運行的各種因素包括人為因素等問題,給工作人員帶來較大的工作量,同時系統各單位間的資源共享困難,不能直接進行導入檢修,需要人工干預,這種情況,不僅增加了的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對人力物理資源的浪費,同時也降低了整體的工作效率,其次,現有的數據信息處理方法,部分存在檢修需要多人進行協作進行,且工作的完成情況要視設備的運行情況而定,一旦出現故障,哪怕是傳真機出現故障,都會導致檢修工作不得不暫停,為維修帶來麻煩和增加維修成本,這種情況,不僅提高了后期維護的成本,也降低了檢修的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了解決傳統數據信息的處理方法部分存在處理效率較低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跨隔離網閘傳遞數據信息的處理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跨隔離網閘傳遞數據信息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基于API數據接口模式,鏈接OMS檢修票全流程監視模塊,并獲取OMS中當期檢修票詳情,識別檢修票關鍵內容,發起流程監控,從OMS系統中獲取所有檢修票;
S2、經過對檢修票和操作票的歷史數據分析,安排實現某設備運行或停運時間,根據電網條件和二次設備的狀態顯示與該設備有關的約束條件,實現設備運行狀態及檢修安排的隨時查詢,智能識別檢修票;
S3、在檢修票識別完成后,繼續實現已執行完后的設備檢修票的自動存檔、查詢和統計,同時實現設備檢修票的自動形成,隨時了解系統的運行方式、系統一次和二次設備的運行狀態,并歸類檢修票;
S4、通過API數據接口獲取OMS系統中的檢修票信息,對需要跟蹤處理的檢修票進行自然語義識別與篩選判定,在經過人工校核后,建立自動化跟蹤處置機制,適時給予告警提示,分成數據封鎖、數據解封、PMU告警三步進行;
S5、繼續執行后,在數據封鎖步驟中,檢查是否執行的的時間;
S6、將是否執行的提醒機制顯示在外部,對操作人員進行提醒,手動判斷是否執行;
S7、再繼續對檢修票進行檢查;
S8、在檢查完成后判斷檢修票是否作廢;
S9、在通過判斷后,結束告警提醒,完成整體的運作;
S10、在無法通過判斷后,繼續檢查判斷是否推遲;
S11、在同意通過繼續判斷推遲后,可重新開始智能檢測,重新恢復到檢查是否執行時間的步驟;
S12、在否定通過繼續判斷是否推遲后,對操作人員進行處置告警的提醒;
S13、操作人員得到處置警告提醒后,在將異常的問題,進行備注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1975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