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凹凸棒石基NaA分子篩膜支撐體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19730.5 | 申請日: | 2020-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710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紅璣;強朦朦;王柳青;李寧;張建民;趙孟肖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0/18 | 分類號: | B01J20/18;B01J20/3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弓長 |
| 地址: | 710048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凹凸 棒石基 naa 分子篩 支撐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凹凸棒石基NaA分子篩膜支撐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步驟1,將天然凹凸棒石粉體與造孔劑放入球磨罐中,混合攪拌,得到混合粉末;
步驟2,將混合粉末烘干,研磨,過篩,經粉末壓片機壓制成型,得到生坯;
步驟3,將生坯置于馬弗爐中進行焙燒,得到凹凸棒石為原料的ATP基支撐體;
步驟4,將ATP基支撐體與鹽酸溶液置于水熱反應釜中,發生酸化反應,并將移入烘箱內,在80℃~180℃的條件下反應3~15h,洗滌,烘干,得到改性凹凸棒石基分子篩膜支撐體;
步驟5,將硅酸鈉放入去離子水中,水浴攪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硅酸鈉溶液;
步驟6,將偏鋁酸鈉、氫氧化鈉放入去離子水中,攪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偏鋁酸鈉溶液;
步驟7,將步驟6所得偏鋁酸鈉溶液緩慢滴加至持續攪拌的硅酸鈉溶液中,攪拌陳化,得到合成液;
步驟8,將改性ATP基支撐體置于不銹鋼高壓反應釜中,然后加入合成液,置于烘箱中反應,之后將反應液采用去離子水浸泡,洗滌,烘干,得到NaA分子篩膜支撐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凹凸棒石基NaA分子篩膜支撐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造孔劑為可溶性淀粉、纖維素或者聚乙烯,造孔劑加入量為天然凹凸棒石粉體重量的3~15%;攪拌時間為10~30min。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凹凸棒石基NaA分子篩膜支撐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烘干溫度為105℃~110℃,烘干時間為8~12h;研磨后的粉體直徑為0.5~100μm;過篩時,采用200目的篩網;粉末壓片機的壓力為5.0~20.0MPa,壓制時間100~150s,泄壓時間100~200s。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凹凸棒石基NaA分子篩膜支撐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焙燒溫度為300~800℃,焙燒時間為8~12h;焙燒時采用梯度升溫方式,當焙燒溫度為300~600℃時,則溫度由室溫升至200℃,升溫速率為1~5℃/min,溫度由200℃升至300~600℃,升溫速率為1~5℃/min,冷卻速率為5~10℃/min;當焙燒溫度為700~800℃時,則溫度由室溫升至250℃,升溫速率為1~5℃/min,溫度由250℃升至600℃,升溫速率為1~2℃/min,溫度由600℃升至700~800℃,升溫速率為1~5℃/min,冷卻速率為5~10℃/min。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凹凸棒石基NaA分子篩膜支撐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酸化反應時間為12~18h;烘干溫度為105~110℃,時間為8~10h。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凹凸棒石基NaA分子篩膜支撐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中,偏鋁酸鈉、氫氧化鈉與去離子水的質量比為1:1:50~10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凹凸棒石基NaA分子篩膜支撐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中,陳化時間為0.5~2.0h。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凹凸棒石基NaA分子篩膜支撐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8中,反應溫度為70~110℃,反應時間為3~12h;烘干溫度為40~60℃,烘干時間為4~8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工程大學,未經西安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1973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