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轉子結構永磁式制動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19625.1 | 申請日: | 2020-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832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4 |
| 發明(設計)人: | 胡小飛;吳昊;宋滿存;朱炎;關瑞明;王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精密機電控制設備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2K49/10 | 分類號: | H02K49/1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高志瑞 |
| 地址: | 10007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轉子 結構 永磁 制動器 | ||
1.一種雙轉子結構永磁式制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1)、轉子Ⅰ(2)和轉子Ⅱ(3);其中,
所述定子(1)與所述轉子Ⅰ(2)相連接;
所述定子(1)與所述轉子Ⅱ(3)相連接;
所述定子(1)和轉子Ⅰ(2)、轉子Ⅱ(3)組成兩套摩擦副,摩擦產生制動力矩;
所述定子(1)包括外導磁環(4)、內導磁環Ⅰ(5)、內導磁環Ⅱ(6)、線圈繞組(7)、線圈骨架(8)、永磁體Ⅰ(9)、永磁體Ⅱ(10)、連接件Ⅰ(11)和連接件Ⅱ(12);其中,
所述內導磁環Ⅰ(5)通過所述連接件Ⅰ(11)與所述內導磁環Ⅱ(6)相連接;
所述外導磁環(4)通過所述連接件Ⅱ(12)分別與所述內導磁環Ⅰ(5)、所述內導磁環Ⅱ(6)相連接;
所述內導磁環Ⅰ(5)和所述內導磁環Ⅱ(6)之間隔開一定的氣隙;
所述線圈繞組(7)繞制在所述線圈骨架(8)的外表面,所述線圈繞組(7)和所述線圈骨架(8)設置于由外導磁環(4)、內導磁環Ⅰ(5)和內導磁環Ⅱ(6)形成的環形封閉式腔體內;其中,外導磁環(4)的面比內導磁環Ⅰ(5)、內導磁環Ⅱ(6)的面凸出,并且至多凸出0.04mm;
所述永磁體Ⅰ(9)設置于所述外導磁環(4)和所述內導磁環Ⅰ(5)之間;
所述永磁體Ⅱ(10)設置于所述外導磁環(4)和所述內導磁環Ⅱ(6)之間;
所述轉子Ⅰ(2)和所述轉子Ⅱ(3)的結構相同,均包括轉子輪轂(13)、銜鐵(14)、鉚釘Ⅰ(15)、鉚釘Ⅱ(16)和扇形片簧(17);其中,
所述扇形片簧(17)的一端通過所述鉚釘Ⅰ(15)與所述銜鐵(14)相連接,所述扇形片簧(17)的另一端通過所述鉚釘Ⅱ(16)與所述轉子輪轂(13)相連接;
外導磁環(4)、內導磁環Ⅰ(5)、內導磁環Ⅱ(6)、內導磁環Ⅰ(5)和內導磁環Ⅱ(6)之間隔開的氣隙、轉子Ⅰ(2)的銜鐵和轉子Ⅱ(3)的銜鐵構成了線圈繞組(7)的一個磁回路;
外導磁環(4)、內導磁環Ⅰ(5)、永磁體Ⅰ(9)和轉子Ⅰ(2)的銜鐵(14)構成了永磁體Ⅰ(9)的一個磁回路;
外導磁環(4)、內導磁環Ⅱ(6)、永磁體Ⅱ(10)和轉子Ⅱ(3)的銜鐵(14)構成了永磁體Ⅱ(10)的一個磁回路;
所述雙轉子結構永磁式制動器工作時,依靠永磁體Ⅰ(9)、永磁體Ⅱ(10)產生的永磁力、通電線圈繞組(7)產生的電磁力以及扇形片簧(17)拉伸產生的彈簧拉力三種力的不同狀態進行保持鎖定、執行鎖定、保持解鎖和執行解鎖四種工作狀態;其中,
當需要執行鎖定時,雙轉子結構永磁式制動器處于解鎖狀態要求上鎖時,線圈繞組(7)斷電,永磁體Ⅰ(9)產生的永磁力大于轉子Ⅰ(2)的預留彈簧力,永磁體Ⅱ(10)產生的永磁力大于轉子Ⅱ(3)的預留彈簧力,定子(1)將轉子Ⅰ(2)的銜鐵和轉子Ⅱ(3)的銜鐵吸合,雙轉子結構永磁式制動器執行上鎖;
當需要保持鎖定時,雙轉子結構永磁式制動器處于上鎖狀態,永磁體Ⅰ(9)產生的永磁力大于處于拉伸狀態的轉子Ⅰ(2)的彈簧拉力,永磁體Ⅰ(9)產生的永磁力大于處于拉伸狀態的轉子Ⅱ(3)的彈簧拉力,轉子Ⅰ(2)的銜鐵、轉子Ⅱ(3)的銜鐵均與外導磁環(4)產生摩擦制動力矩,雙轉子結構永磁式制動器保持鎖定狀態;
當需要執行解鎖時,雙轉子結構永磁式制動器處于保持鎖定狀態要求解鎖時,線圈繞組(7)通電產生的電磁力抵消永磁體Ⅰ(9)產生的永磁力,線圈繞組(7)通電產生的電磁力抵消永磁體Ⅱ(10)產生的永磁力,此時處于拉伸狀態的轉子Ⅰ(2)的彈簧拉力、轉子Ⅱ(3)的彈簧拉力均大于殘余磁力,將定子(1)均與轉子Ⅰ(2)的銜鐵、轉子Ⅱ(3)的銜鐵分離,雙轉子結構永磁式制動器執行解鎖;
當需要保持解鎖時,雙轉子結構永磁式制動器處于解鎖狀態,線圈繞組(7)通電時和永磁體Ⅰ(9)作用產生的殘余磁力小于解鎖狀態的轉子Ⅰ(2)的扇形片簧的預留力,線圈繞組(7)通電時和永磁體Ⅱ(10)作用產生的殘余磁力小于解鎖狀態的轉子Ⅱ(3)的扇形片簧的預留力,定子(1)均與轉子Ⅰ(2)的銜鐵、轉子Ⅱ(3)的銜鐵保持分離狀態,雙轉子結構永磁式制動器保持解鎖;
一定的氣隙為0.1mm-0.2mm;
外導磁環(4)、內導磁環Ⅰ(5)、內導磁環Ⅱ(6)以及銜鐵(14)的摩擦表面進行氮化處理,氮化處理后的表面硬度大于350HV;
外導磁環(4)、內導磁環Ⅰ(5)與銜鐵(14)摩擦的摩擦系數為0.3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精密機電控制設備研究所,未經北京精密機電控制設備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1962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