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復波場的方位角度域偏移成像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14546.1 | 申請日: | 2020-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421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許璐;李博;呂慶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V1/28 | 分類號: | G01V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郭韞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復波場 方位 角度 偏移 成像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復波場的方位角度域偏移成像方法及系統,屬于地震偏移成像領域。該基于復波場的方位角度域偏移成像方法首先進行炮點波場、檢波點波場的復波場的延拓,然后在各個空間窗內實現復波場的局部角度分解,獲得炮點波場、檢波點波場的局部角度分量,最后對不同方位的角度域道集進行疊加,獲得最終的方位角域成像結果。利用本發明得到的方位角度域成像道集具有較好的分辨交叉同相軸的能力,能真實地反映地下構造信息,同時降低了計算量和存儲量,為復雜區域地震資料處理和地震資料定量解釋提供了有力工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地震偏移成像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復波場的方位角度域偏移成像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偏移速度建模是地震處理的核心步驟,高質量的偏移速度模型是產生高質量地下成像結果的關鍵因素,振幅隨偏移距變化分析(AVO)和振幅隨角度變化分析(AVA)是地震處理和地震資料定量解釋的關鍵步驟,它能夠將偏移后的地震數據轉換為地下巖石參數信息進而指導油氣勘探。這兩個地震資料分析的關鍵步驟都需要偏移成像道集作為它們的輸入,因此高質量的偏移成像道集能夠有效地降低地震勘探的風險。基于地下參數索引的方位角度域偏移成像道集受復雜區域多波至成像假象影響較小,能夠真實地反映地下構造信息。在復雜地震勘探區域,傳統方位角度域成像方法,對于波場的識別和方向分解存在較大誤差。
中國專利公開文獻CN109116413A公開了成像域立體層析速度反演方法,其包括:步驟1,對輸入的初始速度場做疊前深度偏移,得到深度偏移剖面,并抽取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步驟2,在角度域共成像點道集中,拾取與之對應位置處的剩余曲率與深度殘差,并轉換為走時殘差;步驟3,計算立體層析數據空間;步驟4,在當前速度模型中進行射線追蹤,得到模型中走時信息和反演核函數;步驟5,利用得到的立體層析核函數以及真實的數據空間與模型中數據空間的殘差,建立反演方程組,并計算得到模型的更新量,完成此次迭代;中國專利公開文獻CN110007340A公開了基于角度域直接包絡反演的鹽丘速度密度估計方法,其具體為:步驟1、設置炮點和檢波點,采集得到觀測數據;步驟2、構建矩形網格地質模型;步驟3、給定直接包絡反演階段待優化的目標函數Je(v(x),ρ(x));步驟4、給定用于速度長波長速度分量反演的散射角范圍;步驟5、通過直接包絡反演和迭代優化算法對目標函數Je(v(x),ρ(x))進行優化,得到速度模型的長波長分量vl(x);步驟6、給定下一階段新的待優化目標函數J(v(x),ρ(x));步驟7、通過最速下降法對目標函數J(v(x),ρ(x))進行優化,得到精細的速度結構vf(x);步驟8、給定用于密度反演的散射角范圍;步驟9、通過最速下降法對目標函數進行進一步優化,得到精細的密度結構ρf(x);中國專利公開文獻CN110261905A公開了基于傾角控制的復值相干微斷層識別方法,其包括:步驟1,對原始地震記錄應用地層傾角公式,得到地層傾角數據;步驟2,使用局部復值相關算子處理模型道數據體,計算并輸出相關系數體和相移數據;步驟3,使用相關系數數據和傾角數據,計算并輸出沿傾角約束的相關系數數據;步驟4,通過對比相關系數屬性變化特征,研究和分析地質目標-微斷層的地震信號響應特征。
方位角度域成像道集的提取伴隨著偏移方法理論的發展,因為地震勘探除了利用偏移剖面來進行構造定位之外,偏移成像道集還可以為振幅隨偏移距變化分析(AVO)、振幅隨角度變化分析(AVA)(Beydoun等,1993;Tura等,1998;Audebert等,2000)及偏移速度分析(Jin和Madariaga,1993;Symes,1993;Liu和Bleistein,1995)提供基礎數據。地表偏移距成像道集為地表參數索引的成像道集,通常受到地下多波至現象的影響,進而出現較多的假象,這不利于AVO,AVA以及偏移速度分析的應用(Nolan和Symes,1996;Xu等,2001)。Xu(2001)和徐升和Lambare(2006)在復雜介質中說明了地表參數索引成像道集的問題,并利用多走時Kirchhoff偏移方法證明了地下角度域成像道集受到多波至假象的影響較小。利用逆時偏移方法來產生角度域成像道集逐步成為研究的熱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145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