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可折疊無軸承旋翼的袖套構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14443.5 | 申請日: | 2020-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244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趙文梅;方永紅;汪亞敏;熊紹海;章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4C27/50 | 分類號: | B64C27/50;B64C27/48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 地址: | 333001 ***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可折疊 軸承 袖套 構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可折疊無軸承旋翼的袖套構型,包括根部連接段、典型段以及端部連接段,其中,根部連接段與典型段之間通過根部過渡段進行過渡,典型段與端部連接段之間通過端部過渡段進行過渡;根部連接段對稱開設有用于和擺振阻尼器連接的第一安裝接口,前緣開設有用于和變距搖臂連接的第二安裝接口,根部連接段的橫截面呈圓角矩形;典型段的橫截面形狀為兩端為弧形結構的矩形,典型段的內徑由其內部裝配的柔性梁的最大形狀變化來確定;端部連接段的前端部為一對間隔設置的板狀結構,端部連接段的上表面、下表面開設有用于連接柔性梁端部的第一連接接口,以及用于連接槳葉的第二連接接口;本發明的袖套構型具有尺寸小、氣動阻力小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直升機旋翼系統結構設計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可折疊無軸承旋翼的袖套構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有如空客直升機公司H135那樣柔性梁和袖套、槳葉一體的結構形式;H135的零件數量雖然最少,而且可以在柔性梁根部折疊,但是折疊后的旋翼的尺寸比較大,且柔性梁、袖套和槳葉一體的結構形式不容易開展目視檢查,且需要另外設計安裝動平衡配重的位置,動平衡配重的安裝還需要考慮工人的操作,不能布置在效率較高的靠槳尖側;
也有如MD900那樣柔性梁和槳葉、袖套分開,通過兩個螺栓將三個件連接在一起的結構形式;MD900的連接螺栓需要兼顧旋翼動平衡配重片的安裝,不利于折疊的開展。Bell430那樣柔性梁成對設計直接安裝在旋翼軸上的形式;Bell430的柔性梁結構形式雖然減少了零件數量,但它不具備折疊功能。
近年來,空直公司為了提高無軸承旋翼的折疊性能,在H145上也采用了柔性梁、袖套和槳葉分體設計的結構形式,通過一個中空可以放配重主承力螺栓將柔性梁和槳葉連載一起,單個螺栓的連接形式具有一定的風險,且H145連接處的結構非常復雜,接口處的加工要求過高,不利于生產和維護;AH-1Z采用成對柔性梁,柔性梁和袖套、槳葉分開,柔性梁通過兩個螺栓與袖套連接,槳葉通過兩個銷與袖套連接,這種結構形式槳葉的折疊實施比較便利,但是AH-1Z的袖套和槳葉的連接形式,使得它的折疊形式只能采取兩前兩后的這些方式,折疊后的尺寸相對4片全部往后折的形式要大一些。
由于技術封鎖,國外的無軸承旋翼的袖套很難獲取其詳細技術細節,難以獲得實質性的參考;而國內的一些無軸承袖套不能用于可折疊無軸承旋翼,無法滿足設計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以一種用于可折疊無軸承旋翼的袖套構型,用以解決目前的無軸承袖套不能用于可折疊無軸承旋翼,無法滿足設計要求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任務,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可折疊無軸承旋翼的袖套構型,包括根部連接段、典型段以及端部連接段,其中,根部連接段與典型段之間通過根部過渡段進行過渡,典型段與端部連接段之間通過端部過渡段進行過渡;
所述根部連接段的上表面、下表面外緣中部向根部一側凸起,并對稱開設有用于和擺振阻尼器連接的第一安裝接口;根部連接段的前緣開設有用于和變距搖臂連接的第二安裝接口,根部連接段的橫截面呈圓角矩形;
所述典型段的橫截面形狀為兩端為弧形結構的矩形,典型段的內徑由其內部裝配的柔性梁的最大形狀變化來確定,柔性梁與所述典型段內壁之間的間距在任何工況下均不小于設定的最小間隙且不大于最大間隙;
所述端部連接段的前端部為一對間隔設置的板狀結構,板狀結構的前緣、后緣做弧形截切處理;所述端部連接段的上表面、下表面開設有用于連接柔性梁端部的第一連接接口,以及用于連接槳葉的第二連接接口。
進一步地,所述根部過渡段為線性過渡,自根部至端部方向外徑逐漸減小,橫截面形狀自根部至端部方向從便于安裝的圓角矩形,變化到氣動性能優良的兩端為弧形結構的矩形。
進一步地,所述端部過渡段根部的橫截面形狀是兩端為弧形結構的矩形,其端部與所述端部連接段平滑過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未經中國直升機設計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1444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國境口岸傳染病檢疫決策支援系統
- 下一篇:一種超光滑氧化鋁薄膜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