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竹節誘導愈傷組織再生植株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14363.X | 申請日: | 2020-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895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7 |
| 發明(設計)人: | 楊海蕓;王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農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薛紅凡 |
| 地址: | 3113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竹節 誘導 組織 再生 植株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竹節誘導愈傷組織再生植株的方法,屬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領域。本發明將消毒的試管苗切取長度0.1~8cm帶芽竹節為外植體,接種至含1~3mg/L2,4?D的MS培養基上誘導培養,得到愈傷組織;將愈傷組織接種至增殖培養基上增殖培養,得到的顆粒致密的愈傷組織接種至含0.5~2mg/L6?BA、2~4mg/LKT、1mg/LZT、0.5~1mg/LTDZ的MS培養基上分化培養,得到再生苗。本發明通過對植物生長調節物質篩選、竹節大小位置、培養周期等優化篩選,促進竹節愈傷組織誘導與分化體系,建立高效再生體系,為建立花葉矢竹轉基因技術體系、定向改良培育新竹種提供技術支撐。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竹節誘導愈傷組織再生植株的方法。
背景技術
竹子有著特殊的開花習性,開花周期長,難以預測,且開花后竹子通常會死亡,且結實率低(林樹燕等,2008),難以通過有性繁殖途徑進行繁殖和選育新品種;無性繁殖又因長距離運輸困難、移栽存活率低、有限的生根能力及季節依賴等因素導致造林成本高。組織培養具有繁殖速度快、增殖系數高、花費少等優點,且不受季節限制,廣泛應用于植物的離體快繁(沈春修,2018;譚宏超等,2017)。植物遺傳育種改良可通過遺傳轉化技術,但建立一個穩定高效的再生體系是遺傳轉化技術成功的前提。目前關于遺傳轉化的報道僅限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YES et al.,2017)、馬來甜龍竹(Dendrocalamus asper)(諸葛菲,2018)和梁山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李曉瑞等,2012),主要原因是建立竹類再生體系困難。1968年,Alexander等首次利用離體培養技術,以竹子的成熟種胚為外植體成功獲得了完整植株。而后竹子的組織培養技術逐漸得到發展,目前已有近80多個竹種獲得再生植株(臧巧路等,2016)。Metha等(1982)首次報道了利用印度箣竹(Bambusaarundinacea)的體細胞胚胎建立其再生體系,而后研究出多種外植體來建立其再生體系,包括以種子為外植體的牡竹(Dendrocalamus strictus)(RAO et al.,1985)、墨西哥雨竹(Otatea acuminatea aztecorum)(Woods et al.1992)、麻竹(Sinocalamus latiflora)(Yeh et al.1987)、版納甜龍竹(Dendrocalamus hamiltoniiNees et Arn.exMunro)(張寧,2010)、孝順竹(Bambusa multiplex)(Yuan2009)、和馬來甜龍竹(Dendrocalamusasper)(諸葛菲2018);以花藥為外植體的麻竹(D.latiflorus)(Tsay et al.1990);以幼嫩花序為外植體的綠竹(Bambusaoldhami)(Yeh et al.1986)、孝順竹(B.multiplex)(袁金玲等,2009)、吊絲球竹(Bambusa beecheyana)(Yeh et al.1986)的;以芽為外植體的版納甜龍竹(Dendrocalamus hamiltonii Neeset Arn.ex Munro)(張寧等,2016)、綠竹(Bambusaoldhami)、翠竹(Sasa pygmaea)、鳳凰竹(Bambusa multiplex)、和羅漢竹(phyllostachysaurea)(Huang et al.1988)。但因為竹子特有的開花特性,種子和花藥獲取困難,不能隨時進行取材。而竹節居間分生組織材料充足,可隨時取材,外植體選擇有較大優勢。
關于竹子愈傷組織再生體系的報道仍舊很少,目前只集中在少數叢生竹和唯一的散生型竹種毛竹上,而混生型竹種的愈傷組織再生體系目前還尚未見報道,主要困難集中在可選擇能再生的外植體較少、有效愈傷組織誘導率低、愈傷組織分化困難,這些使竹種再生頻率非常低,與其他禾本科植物或模式植物無法比擬,大大限制基因功能驗證的研究進程。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竹節誘導愈傷組織再生植株的方法,以竹節為外植體,配合獨特培養基配方誘導愈傷組織,取得了誘導率高且分化率高的再生植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農林大學,未經浙江農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1436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以調節振幅和頻率的磨料磨損試驗臺
- 下一篇:一種電池驗電分選裝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