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木門靜電噴涂設備及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14115.5 | 申請日: | 2020-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642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涂孝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帥之盾門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B16/20 | 分類號: | B05B16/20;B05B16/00;B05B13/02;B05B5/08;B05D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410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木門 靜電 噴涂 設備 工藝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木門靜電噴涂設備,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輸送帶、浸潤箱、第二輸送帶、噴涂箱、第三輸送帶、烘干箱和第四輸送帶;浸潤箱包括第一絲桿機構、第二絲桿機構、第三絲桿機構、木材水分檢測儀和滾輪托架;浸潤箱靠近第一輸送帶的兩側滑動連接有第一夾塊,浸潤箱靠近第二輸送帶的兩側滑動連接有第二夾塊;浸潤箱頂部滑動連接有霧化裝置;木材水分檢測儀設置于浸潤箱靠近第二輸送帶一側外壁;滾輪托架設置于浸潤箱底部;噴涂箱用于對木門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進行靜電噴涂作業;烘干箱用于對木門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作干燥固化處理。本發明設備通過設置浸潤箱、噴涂箱及烘干箱實現對木門的靜電噴涂作業,噴涂效果好,造價相對進口設備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家具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木門靜電噴涂設備及工藝。
背景技術
在木門的生產加工過程中,進行油漆噴涂作業時,傳統的方法是由操作工人手持油漆噴槍直接對木門進行噴涂,這種方法勞動強度大,耗費體力,而且油漆噴霧易對操作工人身體造成損害,噴涂效果一般。
近些年,也出現了一些自動噴漆裝置或設備實現自動噴漆,比如有比較先進的噴涂機器人,但這些設備多為進口,成本高,零部件更換麻煩,一般中、小木門加工企業很難采購應用。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木門靜電噴涂設備及工藝,解決了現有木門自動噴漆裝置成本高昂的技術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木門靜電噴涂設備,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輸送帶、浸潤箱、第二輸送帶、噴涂箱、第三輸送帶、烘干箱和第四輸送帶;所述浸潤箱包括第一絲桿機構、第二絲桿機構、第三絲桿機構、木材水分檢測儀和滾輪托架;所述浸潤箱靠近第一輸送帶的兩側各設有一個所述第一絲桿機構,所述第一絲桿機構的絲桿上滑動連接有第一夾塊,所述浸潤箱靠近第二輸送帶的兩側各設有一個所述第二絲桿機構,所述第二絲桿機構的絲桿上滑動連接有第二夾塊,兩個所述第一夾塊和兩個所述第二夾塊共同作用以共同夾持木門,以及用于驅動木門位移;所述第三絲桿機構設置于浸潤箱頂部,所述第三絲桿機構的絲桿上滑動連接有霧化裝置,以用于向下方木門加濕浸潤;所述木材水分檢測儀設置于浸潤箱靠近第二輸送帶一側外壁;所述滾輪托架設置于浸潤箱底部,以用于承托從所述第一輸送帶送入浸潤箱的木門;所述噴涂箱用于對木門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進行靜電噴涂作業;所述烘干箱用于對木門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作干燥固化處理。
可選地,所述第一輸送帶兩側分別設有涂膠裝置,以用于向木門兩側涂抹膠水以便于對木門兩側膠合翼板。
可選地,所述第四輸送帶兩側分別設有除膠裝置,以用于向木門兩側翼板膠合處涂抹除膠劑,以便于去除所述翼板。
可選地,所述浸潤箱靠近第二輸送帶一側外壁設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的活塞桿向下設置,所述木材水分檢測儀設置于所述第一氣缸的活塞桿端部。
可選地,所述浸潤箱靠近第二輸送帶一側的內壁設有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的活塞桿向下設置,所述第二氣缸的活塞桿端部設有柔性條,以用于擦除所述待噴涂木門第一表面的水漬。
可選地,所述柔性條與第二氣缸的缸身之間設有柔性防水簾,當所述第二氣缸推動所述柔性條與木門表面接觸時,所述柔性防水簾封閉浸潤箱的出口以防止浸潤箱內水汽經浸潤箱出口大量溢出影響木材水分檢測儀的檢測精度。
可選地,所述浸潤箱和噴涂箱之間,以及所述噴涂箱與烘干箱之間均設有透明罩體,以避免涂料粉末從所述噴涂箱進口和出口溢出。
一種木門靜電噴涂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S1、在待噴涂木門相對的兩側邊各設置至少兩個翼板;
S2、對設置有所述翼板的待噴涂木門加濕浸潤至易導電狀態;
S3、通過所述翼板夾持處于易導電狀態的待噴涂木門并對待噴涂木門第一表面進行靜電噴涂作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帥之盾門業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市帥之盾門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1411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