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離體血漿凈化系統及其用途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13645.8 | 申請日: | 2020-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382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黃媛;張文健;婁晉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瑞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1/36 | 分類號: | A61M1/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103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血漿 凈化系統 及其 用途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離體血漿凈化系統及其用途。該凈化系統包括血漿袋、氧合裝置、蠕動泵、人肝細胞血漿灌流器、固定支架、固定夾、細胞過濾器以及循環管路,其中血漿袋有取樣口、出液口和進液口;固定支架和固定夾固定人肝細胞血漿灌流器;血漿袋的出液口通過循環管路依次連接氧合器和人肝細胞血漿灌流器一端口,人肝細胞血漿灌流器另一端口通過循環管路連接細胞過濾器和血漿袋進液口,從而形成閉合環路。使用時蠕動泵夾在循環管路上,帶動血漿循環通過人肝細胞血漿灌流器,依靠其中裝載的肝細胞發揮解毒、合成和代謝功能,達到血漿凈化目的。本發明適用于對肝衰竭的血漿進行離體凈化。其優點是結構簡單,操作便捷,離體凈化的條件和效果容易控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學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離體血漿凈化系統及其用途。
背景技術
生物人工肝系統是一套治療肝衰竭的裝置,其核心部分是將體外培養增殖的肝細胞置于特殊的生物反應器中,利用透析機等體外循環裝置將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漿引入生物反應器內,其作用機制是將患者血漿與生物反應器中肝細胞進行物質交換,肝細胞發揮代謝、解毒、合成、分泌和生物轉化等作用,可以將患者血漿中毒素代謝、膽紅素轉化、合成和分泌凝血因子和白蛋白等,從而實現利用生物反應器中肝細胞代替患者受損肝臟功能的效果。
生物人工肝是通過體外循環進行的一種實時治療,是一套非常復雜的系統,治療中存在一定安全風險,因此不僅對生物人工肝本身的技術要求高,而且對治療過程要求也很高。同時由于在治療過程中使用抗凝劑和補充液體等,導致需要在治療結束一定時間后才能評價治療效果。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離體血漿凈化系統,可使對肝衰竭患者血漿的凈化過程改為離體進行,安全可控,并可及時檢測血漿凈化效果,當達到所需的凈化效果后,可將凈化后的血漿用于患者本人的血漿置換治療(即用凈化后的血漿替換同等體積的患者體內血漿),置換下來的血漿可繼續進行離體凈化,然后再次進行血漿置換,重復多次,直至患者脫離肝衰竭狀態。
發明內容
為了簡化生物人工肝使用方法和提高安全性,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離體血漿凈化系統,該系統組成簡單,操作方便,血漿離體凈化效果可控,自身使用安全風險低。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這種離體血漿凈化系統在對肝衰竭血漿離體凈化中的用途。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方法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提供一種離體血漿凈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凈化系統包括血漿袋1、氧合裝置2、蠕動泵3、人肝細胞血漿灌流器4、固定支架5、固定夾6、細胞過濾器7以及循環管路8,其中:血漿袋有取樣口9、出液口10和進液口11;固定支架和固定夾固定人肝細胞血漿灌流器;血漿袋的出液口通過循環管路依次連接氧合器和人肝細胞血漿灌流器一端口,人肝細胞血漿灌流器另一端口通過循環管路連接細胞過濾器和血漿袋進液口,從而形成閉合環路。
在這套離體血漿凈化系統中,血漿袋與人肝細胞血漿灌流器之間形成閉合循環通路,帶凈化的血漿通過人肝細胞血漿灌流器時被凈化,然后回到血漿袋,如此循環一定時間后血漿可達到所需的凈化標準。
本發明的離體血漿凈化系統中,使用蠕動泵為血漿循環提供動力,為配合蠕動泵,該系統中的循環管路均使用硅膠管,并且蠕動泵可以放置在任意一段循環管路上。
為保證人肝細胞血漿灌流器中肝細胞的活力和功能,本發明的離體血漿凈化系統中設有氧合裝置,在血漿流經氧合裝置時增加了溶解氧濃度,因此,氧合后的血漿進入人肝細胞血漿灌流器后可為肝細胞供氧。
由于凈化后的血漿可以用于患者本人的治療,因此凈化后的血漿中不能有脫落細胞、細胞碎片等不溶性微粒。通常肝細胞的直徑大約30μm,但考慮要攔截細胞碎片,并且參考《中國藥典》中對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要求,本發明的離體血漿凈化系統中使用有效攔截孔徑5-10μm的細胞過濾器。所述細胞過濾器可以是過濾膜式的濾器,也可以是盤狀過濾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瑞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瑞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1364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區域地質災害趨勢預測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產品溯源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