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BMS系統的設備及其網絡拓撲結構的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12930.8 | 申請日: | 2020-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413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昂;黎開暉;梁嘉樂;潘揚明;卓華煉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12 | 分類號: | G06F13/12;G06F13/362;G06F13/4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尹彥 |
| 地址: | 51900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bms 系統 設備 及其 網絡 拓撲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BMS系統的設備及其網絡拓撲結構的系統。其中用于BMS系統的設備的網絡拓撲結構的系統,所述設備包括顯示板、主板及至少一個負載,所述主板作為上位機通過總線與分別作為下位機的顯示板、負載以及BMS系統連接。本發明簡化了用于BMS系統的設備的網絡通訊拓撲結構,降低了設備的硬件成本,同時還可以達到減小對應部件尺寸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BMS系統的設備的網絡通訊結構(網絡拓撲結構),以及采用了對應網絡通訊結構的BMS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的用于BMS系統的設備(簡稱為BMS設備)通常都有兩種控制方式,一種是通過設備本身具有的顯示板來進行控制,還有一種就是利用BMS(Building?managementsystem,建筑管理系統)來進行多個設備的集中控制,或者是單個設備的單獨控制。
為了控制不沖突,現有技術中都是將顯示板作為上位機,來分別與BMS系統、設備本身的主板、負載進行數據交互,以空調系統作為典型的BMS設備為例,如圖1所示,目前空調系統的Modbus協議通訊網絡拓撲圖通常采用下圖所述方式,整個空調系統的網絡由上位機把控網絡節奏,即由空調系統的顯示板來把控網絡節奏。該網絡拓撲有BUS1、BUS2、BUS3三條總線,其中BUS1為主板與變頻器、膨脹閥、電流控制板、負載X等負載進行數據交互的通訊總線1,BUS2為顯示板與主板進行數據交互的通訊總線2,BUS3為顯示板與BMS的通訊總線3。在該網絡中,顯示板和主板需要具有兩路RS485通訊接口,分別作為上位機和下位機與其它設備進行數據交互,因此導致一些BMS設備的控制器尺寸較大,在一些控制器安裝尺寸受限的場合,導致相應的BMS設備不適用,因此需要精簡設計,減小空調控制器或者其他BMS設備對應部件的尺寸。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BMS設備的網絡通訊結構復雜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用于BMS系統的設備及其網絡拓撲結構的系統。
本發明提出的用于BMS系統的設備的網絡拓撲結構的系統,所述設備包括顯示板、主板及至少一個負載,所述主板作為上位機通過總線與分別作為下位機的顯示板、負載以及BMS系統連接。
優選的,所述上位機根據各個下位機優先級權限和數據類型來排序點名,實現所述上位機與各個所述下位機之間的數據交互。
優選的,所述上位機采用先讀后寫的順序對所述下位機進行點名輪詢。
優選的,所述上位機在讀數據的過程中,讀取到BMS系統或顯示板有控制指令變化時,在寫數據的過程中對所述BMS系統和顯示板中的控制指令進行同步。
優選的,所述上位機在對負載進行寫數據的過程中,先對比所述BMS系統和顯示板中的控制指令是否同步成功,若同步成功再執行對負載的寫數據操作。
優選的,所述主板具有存儲模塊,所述存儲模塊存儲著用于開機進入運行狀態的歷史數據或出廠數據。
進一步,所述設備包括空調。
進一步,所述負載包括變頻器、膨脹閥、電流檢測板當中的至少一種。
進一步,所述主板為空調的室外機的控制主板或者空調的室內機的控制主板。
本發明提出的用于BMS系統的設備,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網絡拓撲結構進行數據交互。
本發明采用主板作為BMS設備的上位機,其他顯示板、BMS系統以及設備的負載作為對應的下位機,并通過一根總線將上位機和各個下位機進行連接,簡化了BMS設備的網絡通訊拓撲結構,因此降低了BMS系統以及對應設備的成本,同時還可以縮小一些設備的控制器尺寸,使得設備可以適用于更多的空間需求,有效的節約了控制器(CPU)的硬件資源。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129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