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稻鱉生態種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12892.6 | 申請日: | 2020-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96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鄧正春;顧振華;鄧家惠;步洪鳳;彭乾;張忠武;徐曼;黃席權;陳志兵;劉國平;夏梨芳;鄭文凱;秦佳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春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2/22 | 分類號: | A01G22/22;A01G31/00;A01K63/00;A01K67/02;A23K10/20;A23K10/22;A23K10/30;A23K50/80 |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億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霍艷慧 |
| 地址: | 410011 湖南省常德***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稻 生態 方法 | ||
本發明適用于生態種養技術領域,提供一種稻鱉生態種養方法,該方法利用水稻為鱉提供棲息活動、遮陽降溫場所及水生生物等食物,鱉排放的糞便及下沉飼料為水稻提供優質肥料,使化肥用量減少;鱉能吃掉部分雜草,可以減少除草劑的施用;鱉的運動可以活化土壤與肥料,使土壤結構改善,肥料活化易于吸收,能夠促進水稻生長;稻米和鱉肉品質提升,市場競爭力增強,生產效益明顯提高,能夠促進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農藥、除草劑、化肥用量減少,田面污染減輕,使農業生態環境優化;稻鱉優勢互補,共生互利,實現了田水兩用雙收,符合兩型社會發展,促進種養業有機結合及生態循環農業發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態種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稻鱉生態種養方法。
背景技術
生態種養指根據不同養殖生物間的共生互補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質循環系統,在一定的種養空間和區域內,通過相應的技術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環境中共同生長,實現生態平衡、提升產品品質、提高生產效益的一種種養方式。
目前的稻鱉生態種養技術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鱉溜、鱉溝面積占比過大,使水稻面積減少、產量降低,影響糧食安全。二是基地建設缺乏長遠規劃,零星種養多、規模種養少,功能不齊全,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差,產業鏈條短,綜合效益不明顯。三是鱉溜、鱉溝質量差,經常發生垮塌,清淤工程大。四是天然餌料不足,鱉溜、鱉溝內沒有培植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不能滿足魚類生長的需求。五是飼料投喂不到位。六是水位水質管理不當,水位過深影響水稻生長,過淺對鱉的生長不利,水質出現富營養化時沒有及時換水及水體消毒,容易引起鱉病害發生。上述問題制約了稻鱉生態種養技術的推廣應用。
因此,需要研究一種科學實用、簡便易行的稻鱉生態種養新技術來解決上述問題,達到大規模推廣應用稻鱉生態種養技術,提升產品品質,提高種養效益,優化生態環境,全面振興鄉村及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稻鱉生態種養方法,旨在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稻鱉生態種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1)基地規劃
從長遠著想搞好基地規劃,一是搞好整體規劃,把種養基地的溝渠、道路、綠化及排灌等基礎設施整體規劃好,將其建成功能齊全、高產穩產、生態環保的標準化種養基地。
二是適度規模經營,選擇稻田較為集中的地方建立種養基地,面積由小到大,逐步形成規模,只有規模經營,才能形成整體綜合效益。
三是實行產業化開發,當前稻鱉種養單調,產業鏈短,還未形成產業化,應將種養基地建成集生產、觀賞、游樂、垂釣、購物、美食于一體的產業化開發基地,拉長產業鏈,實現種植業、養殖業和旅游業的有機結合。
(1)選擇基地
根據稻鱉生長發育條件的需求選擇適宜的生產基地,水稻離不開水,但不同生育期要求不同的水位,鱉是變溫、水陸兩棲動物,基地要求水源充足,水陸并舉,排灌方便,稻鱉喜清潔衛生的環境,為生產優質稻鱉產品,基地要求土壤肥沃,重金屬含量低,汞含量≤0.30mg/kg,砷含量≤20mg/kg,鉛含量≤50mg/kg,鎘含量≤0.30mg/kg,水質良好,空氣清新,空氣中日平均總懸浮顆粒物含量≤0.30mg/m3,二氧化碳含量≤0.15mg/m3,二氧化氮含量≤0.08mg/m3,氟化物含量≤0.007mg/m3,無工業三廢污染,水的pH值為6.5~7.5,鱉具有喜陽怕風,喜靜怕驚的特點,基地選擇背風向陽,環境清靜,無噪音污染的地方。
(2)基礎設施建設
(21)基地建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春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未經湖南春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1289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稻蟹生態種養方法
- 下一篇:信息處理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