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茶葉加工的烘烤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12070.8 | 申請日: | 2020-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673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沈停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寨縣益農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則元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匡立嶺 |
| 地址: | 2373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茶葉 加工 烘烤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茶葉加工的烘烤裝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于放置待烘干茶葉的放置機構,所述放置機構一側的底部設置有用于向放置機構內部輸送熱風的送風機構,所述放置機構的一端還設置有用于對烘干后的茶葉進行攤涼處理的攤涼機構,所述攤涼機構的一端設置有用于對烘干后的茶葉進行存放的收納機構,所述放置箱內壁兩側固定安裝有若干個放置單元,所述放置單元包括用于盛裝茶葉的盛料框,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用于茶葉加工的烘烤裝置,其整體結構簡單,便于移動,使用的靈活性好,且烘干溫度以及烘干工序時長靈活易控,能夠更好的適應小批量制茶的生產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茶葉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茶葉加工的烘烤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在制茶過程中,永遠離不開熱的作用,特別是在干燥階段,不僅是除去水分,并且在蒸發水分的同時,發生著比較復雜的有水參以下的熱化學變化,進一步的發展促進茶葉的色、香、味的形成。茶葉是植物性含濕多孔的物料,在干燥過程中,內、外部傳熱傳質條件和茶葉本身的結構特征、生物特征、理化特性是互相影響、相互作用的。
茶葉在加工過程中一般先經過烘干,然后再進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葉,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會在炒干機的鍋內很快結成團塊,茶汁易粘結鍋壁。故此,茶葉先進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鍋炒的要求。在利用熱風烘干的過程中,茶葉和熱風接觸從而受熱,葉面的溫度升高,葉內的水分流失,以達到烘干茶葉的效果。
現有的茶葉烘烤裝置多依托于廠房固定設置,不便移動,不能適應野外環境下使用需求,現有的烘干裝置多為機器烘干,裝置本身結構復雜,造價較高,且不適應小批量制茶的需求,又由于茶葉個體之間大小和含水量常有較大差別,現有裝置不能針對茶葉的不同狀況進行靈活調整,使得茶葉最終品質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茶葉加工的烘烤裝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茶葉加工的烘烤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用于放置待烘干茶葉的放置機構,所述放置機構一側的底部設置有用于向放置機構內部輸送熱風的送風機構,所述放置機構的一端還設置有用于對烘干后的茶葉進行攤涼處理的攤涼機構,所述攤涼機構的一端設置有用于對烘干后的茶葉進行存放的收納機構。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置機構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內壁兩側固定安裝有若干個放置單元,所述放置單元包括用于盛裝茶葉的盛料框,所述盛料框底部的兩側分別與兩個支撐板的頂部接觸,所述放置箱的一端開設有若干個出料口,若干個所述出料口的一側分別與若干個放置單元的一側相對應,若干個所述出料口內壁的一端均鉸接有出風擋板;所述盛料框的頂部呈敞口狀設置,且所述盛料框的底部開設有通口,所述通口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通風隔網,所述盛料框兩側頂部的一端均轉動安裝有滑動導輪,所述滑動導輪的一側與滑動導軌的內壁滑動連接,兩個所述滑動導軌的兩端均彎折設置;兩個所述支撐板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斜板,兩個所述斜板的另一端分別與出料口底部的兩側固定連接,所述放置箱一側的頂部嵌設有溫度計,所述溫度計的感應端與放置箱的內部連通。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置箱的頂部開設有出風口,所述出風口內壁的一側轉動連接有若干個調節桿,若干個所述調節桿的中部均固定連接有擋風板,若干個所述調節桿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調節齒輪,若干個所述調節齒輪的底部均與調節齒條的頂部嚙合連接,所述調節齒條的一端與調節拉板的一端固定連接。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送風機構包括送風箱,所述送風箱一側的中部穿插連接有傳動桿,所述傳動桿的一端與排風扇的中部固定連接,所述傳動桿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有曲柄轉把;所述送風箱內壁的中部固定安裝有加熱架,所述加熱架的中部固定安裝有若干個均勻分布的電熱管;所述送風箱內壁一側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頂部放置有燃炭架;所述送風箱的一端開設有送炭口,所述送炭口的位置與燃炭架的一側相對應設置,所述送炭口內壁的一端鉸接有送炭擋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寨縣益農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金寨縣益農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1207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