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住宅的鋼結構組合墻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11258.0 | 申請日: | 2020-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821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桂玉龍;龔艷軍;向習熊;張志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力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2/58 | 分類號: | E04B2/5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住宅 鋼結構 組合 | ||
本申請涉及結構住宅的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住宅的鋼結構組合墻,其包括多根豎直且處于同一豎直面內的支撐管,相鄰支撐管之間均有多個水平的連接桿,連接桿的端部均通過連接件與支撐管固定;多個連接桿的端部均靠近支撐管一側的相對兩邊沿處設置,處于支撐管同一邊沿處的多個連接桿在豎直方向上均勻間隔設置,分別位于支撐管相對兩邊沿的連接桿之間預留有鋪設磚塊的間隙。本申請具有便于修砌墻體,提高墻體的施工效率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結構住宅的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住宅的鋼結構組合墻。
背景技術
我國傳統粗放型住宅建設模式下,住宅建設對人工依賴程度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并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住宅產業化和綠色住宅建筑的倒逼機制。同時,我國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未來很長時間內鋼材價格將在低位徘徊。因而,多高層鋼結構住宅應運而生。
現檢索到一篇專利公開號為CN203174811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輕鋼骨架組合墻體包括:墻體單元,的墻體單元通過小橫撐鋼帶與支柱單元焊接,其中,的墻體單元包括安裝在兩根U型輕鋼骨架間的兩根C型輕鋼骨架和兩根燕尾鋼骨架,橫撐鋼帶與處于同一平面內的的C型輕鋼骨架和燕尾鋼骨架垂直;的支柱單元包括焊接在方鋼支柱表面的燕尾鋼骨架。
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鋼結構組成墻體的框架后,需要堆砌磚塊或者澆筑混凝土而使得墻體更完整,然而上述技術方案不易后期對墻體的施工,磚塊或混凝土不易填充鋼結構之間間隙,影響施工效率。
發明內容
為了便于修砌墻體,提高墻體的施工效率,本申請提供一種住宅的鋼結構組合墻。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住宅的鋼結構組合墻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住宅的鋼結構組合墻,包括多根豎直且處于同一豎直面內的支撐管,相鄰所述支撐管之間均有多個水平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端部均通過連接件與所述支撐管固定;
多個所述連接桿的端部均靠近所述支撐管一側的相對兩邊沿處設置,處于所述支撐管同一邊沿處的多個所述連接桿在豎直方向上均勻間隔設置,分別位于所述支撐管相對兩邊沿的所述連接桿之間預留有鋪設磚塊的間隙。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墻體施工時,有支撐管和連接桿組成墻體的基本鋼骨架,且由于連接桿和連接板之間通過連接件固定,以此連接桿和支撐管組成的鋼骨架整體性更好,其中由于連接桿均位于支撐管的邊沿處設置,分別位于支撐管相對兩邊沿的連接桿之間留有間隙,而便于人工在內部修砌磚塊,且磚塊與支撐管以及連接桿的一體性好,磚塊修砌完成后偶,由于磚塊處于連接桿的內側,磚塊形成的墻體表面與支撐管形成的墻體表面之間留有距離,因此鋼結構和磚塊形成的墻體表面呈凹凸不平設置,便于水泥粘附,而便于在墻體的表面抹灰,方便了墻體的施工,提高了墻體的施工效率。
優選的,所述連接件包括連接板和多個錨桿,所述連接板固定在所述連接桿的端部,且所述連接板貼合于所述支撐管的一側,多個所述錨桿均垂直穿設固定于所述連接板,且多個所述錨桿的一端均穿至所述支撐管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連接桿安裝時,先將連接板與連接桿固定,再將錨桿穿過連接板,且使錨桿伸至支撐管內,便于使得連接板與支撐管固定,因而便于固定連接桿和支撐管。
優選的,所述錨桿與所述連接板焊接固定,所述支撐管澆筑有混凝土,所述錨桿的一端預埋在所述混凝土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錨桿將連接板和支撐管固定,且錨桿由于埋設在混凝土內,而不易脫離支撐管,便于對連接板以及連接桿的固定。
優選的,所述錨桿于所述支撐管外的一端一體成型有球形頭,且所述錨桿于所述球形頭的一側開設有多個分別用于嵌合多個所述球形頭的嵌設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球形頭嵌合在嵌設孔內后,便于將錨桿與連接板焊接固定,嵌設孔提供了焊接位置,便于錨桿和連接板的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力建設有限公司,未經合力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1125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