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離心壓縮機高速轉子殘余電跳動檢測設備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09820.6 | 申請日: | 2020-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287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牛德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拓和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7/00 | 分類號: | G01B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113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離心 壓縮機 高速 轉子 殘余 跳動 檢測 設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布了一種離心壓縮機高速轉子殘余電跳動檢測設備及方法,其包括,安裝架、放置機構、檢測機構、控制面板,放置機構、檢測機構、控制面板安裝于安裝架上,所述的放置機構包括安裝板二、安裝板三、導輪一、導輪二、導輪三、導輪四,安裝板二、安裝板三豎直設置于安裝架上,轉子轉動時,檢測機構能夠對轉子進行殘余電跳動檢測,當轉子于導輪一與導輪二、導輪三與導輪四之間轉動時,傳感器發射信號并傳遞至檢測板,接著檢測板將信號反饋至傳感器,轉子端部產生的電磁場傳遞至檢測板,從而消除轉子端部產生的電磁場對傳感器反饋的電磁場造成干擾。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轉子殘余電跳動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離心壓縮機高速轉子殘余電跳動檢測設備及方法。
背景技術
電跳動是電渦流式感應探頭的信號存在于探針尖端和末端材料上的差值,同時也是末端材料上電導率和磁性的差值,傳統的轉子檢測就是百分表接觸式的檢測轉子的圓周的直徑偏差,由于機械產品加工的表面粗糙度,采用百分表檢測不夠準確,對產品的合格率檢測不夠準確。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離心壓縮機高速轉子殘余電跳動檢測設備及方法。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離心壓縮機高速轉子殘余電跳動檢測設備及方法,其包括:
安裝架、放置機構、檢測機構、控制面板,放置機構、檢測機構、控制面板安裝于安裝架上,所述的放置機構包括安裝板二、安裝板三、導輪一、導輪二、導輪三、導輪四,安裝板二、安裝板三豎直設置于安裝架上,安裝板二、安裝板三呈平行布置,導輪一、導輪二活動安裝于安裝板二的板面上,導輪三、導輪四活動安裝于安裝板三上,導輪一、導輪二緊鄰布置,導輪三、導輪四緊鄰布置,導輪一、導輪二的中心軸垂直于安裝板二的板面,導輪三、導輪四的中心軸垂直于安裝板三的板面,轉子水平置于導輪一與導輪二、導輪三與導輪四之間,安裝架上設置有用于帶動轉子轉動的傳動機構,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電機二、帶輪一、帶輪二,所述的電機二安裝于安裝架上,電機二的輸出軸呈水平布置,電機二的輸出軸垂直于安裝板三,所述的帶輪一套設于電機二的輸出軸端,帶輪二活動安裝于安裝架上,帶輪二遠離帶輪一,帶輪一、帶輪二上套設有皮帶,皮帶繞過轉子的端部并且與轉子的端部接觸,電機二的輸出軸轉動帶動帶輪一轉動,從而帶動轉子于導輪一與導輪二、導輪三與導輪四之間轉動,所述的檢測機構靠近安裝板二,轉子轉動時,檢測機構能夠對轉子進行殘余電跳動檢測。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檢測機構包括底座、支撐板一、支撐板二、連接桿一、連接桿二、安裝殼體、傳感器、檢測板,所述的底座設置于安裝架上,底座靠近安裝板二,支撐板一、支撐板二豎直設置于底座上,連接桿一、連接桿二分別豎直設置于支撐板一、支撐板二的一側,安裝殼體套設于連接桿一、連接桿二上,連接桿一、連接桿二上套設有彈簧一,彈簧一的一端與安裝殼體的壁部相抵、另一端與支撐板一、支撐板二的頂部相抵,所述的傳感器、檢測板設置于安裝殼體上,傳感器處于檢測板的正上方,轉子放置于導輪一與導輪二、導輪三與導輪四之間時,檢測板貼近轉子的端部。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安裝架上設置有安裝板一,安裝板一與安裝板二平行,安裝架上設置有移位機構,移位機構包括電機一、絲桿、導柱一,電機一安裝于安裝架的端部,電機一的輸出軸呈水平布置,絲桿的一端與電機一的輸出軸端同軸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安裝架的壁部活動連接,所述的導柱一平行設置于絲桿的一側,安裝板三套設于絲桿、導柱一上,安裝板三與絲桿螺紋連接,安裝板三的板面上水平設置有導桿一、導桿二,導桿一、導桿二的端部穿過安裝板一的板面,導桿一、導桿二的端部設置有限位板,導桿一、導桿二上套設有彈簧二,彈簧二的一端與安裝板三相抵、另一端與安裝板一相抵。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安裝架上設置有支撐板三,支撐板三的一側設置有導柱二,導柱二上套設有滑套、彈簧三,彈簧三的一端與支撐板三的頂部相抵、另一端與滑套相抵,帶輪二安裝于滑套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拓和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拓和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0982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