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流體力學的風電機組偏航控制尾流模型修正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09217.8 | 申請日: | 2020-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99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8 |
| 發明(設計)人: | 莫蕊瑜;文茂詩;楊微;胡號朋;陳淘利;張超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8 | 分類號: | G06F30/28;G06F119/14;G06F113/08 |
| 代理公司: | 重慶鼎慧峰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安莉 |
| 地址: | 40112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流體力學 機組 偏航 控制 模型 修正 方法 | ||
1.一種基于流體力學的風電機組偏航控制尾流模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建立計算域內的風輪系統網格化模型,包括:選取預設長、寬尺寸的范圍作為計算域;采用致動線方法對風輪系統網格化模型進行建模,將整個計算域作為一個圓柱體,將風輪旋轉面單獨處理為一個旋轉域,按葉片位置分布得到致動線網格單元;
根據致動線網格單元進行致動線模型體積力計算,包括:采用葉素動量理論,將葉片沿徑向切分為N個葉素;計算每個葉素產生的升力、阻力;對偏航角度進行一次坐標變化,從葉片坐標系轉換到全局坐標系,得到全局坐標系下X軸、Y軸、Z軸三個方向的體積力分量;將升力、阻力通過使用高斯權函數進行空間分布,將體積力分布在以致動單元為球心的球體內;按以下公式計算得到致動區域內任意一點i(x,y,z)的體積力fi:
在上述公式中:Vi表示第i個致動點網格單元體積;(xi,yi,zi)表示第i個致動點網格單元中心坐標;Ii表示點(x,y,z)到點(xi,yi,zi)的距離;ε表示高斯光順因子;得到致動線模型體積力;
根據致動線模型體積力,求解基于大渦模擬湍流模型的控制方程,得到風電機組尾流流場;所述基于大渦模擬湍流模型的控制方程包括Euler方程、Navier-Stokes方程;
根據風電機組尾流流場,通過調整計算參數,得到單臺風電機組偏航控制尾流流場;
對多個單臺風電機組偏航控制尾流流場進行統計,按以下公式計算偏航控制尾流模型修正參數:
Dw(L,δ,Ti,U∞)=Y+ζw,rotation(L,δ,Ti,U∞)+ζw,yaw(L,δ,Ti,U∞)
在上述公式中:Y表示計算機組輪轂中心Y方向位置;ζw,rotation表示在沒有偏航控制情況下機組葉片轉動帶來的尾流中心偏轉;ζw,yaw表示考慮偏航控制下的尾流中心偏轉;L表示計算機組輪轂中心與下游距離;δ表示主動偏航角度;Ti表示湍流強度;U∞表示自然來流風速;
根據所述修正參數修正偏航控制尾流模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流體力學的風電機組偏航控制尾流模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計算參數包括入流風速、湍流強度、偏航角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流體力學的風電機組偏航控制尾流模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流風速以2m/s為間隔,計算3m/s-25m/s;所述湍流強度以4%為間隔,計算2%-10%;所述偏航角度以5°為間隔,計算-30°-+3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流體力學的風電機組偏航控制尾流模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計算偏航控制尾流模型修正參數時,以尾流區尾流速度恢復96%作為邊界指標,確定尾流擴展寬度。
5.一種基于流體力學的風電機組偏航控制尾流模型,其特征在于:使用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修正方法對偏航控制尾流模型進行修正。
6.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個或多個處理器;
存儲裝置,用于存儲一個或多個程序;
當所述一個或多個程序被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使得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實現權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基于流體力學的風電機組偏航控制尾流模型修正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0921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發票文本檢測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型節能除塵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