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性能檢測方法、系統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07613.7 | 申請日: | 2020-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271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姜久春;高洋;吳智強;姜研;張彩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842 | 分類號: | G01R31/3842;G01R31/38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黃廣龍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性能 檢測 方法 系統 存儲 介質 | ||
1.電池性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老化電池單體關于荷電狀態值和開路電壓之間的第一構造關系式;
獲取所述老化電池單體關于所述荷電狀態值和所述開路電壓之間的第一測試關系式;
計算所述第一構造關系式中放電截止電壓對應的第一荷電狀態值、充電截止電壓對應的第二荷電狀態值;計算所述第一測試關系式中放電截止電壓對應的第三荷電狀態值、充電截止電壓對應的第四荷電狀態值;
將所述第一荷電狀態值、所述第二荷電狀態值、所述第三荷電狀態值和所述第四荷電狀態值進行計算,得到最大可用容量和工作荷電狀態區間;
重復上述步驟,以得到電池組內若干所述老化電池單體的所述最大可用容量和所述工作荷電狀態區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性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第一荷電狀態值、所述第二荷電狀態值、所述第三荷電狀態值、所述第四荷電狀態值計算,得到最大可用容量和工作荷電狀態區間,具體包括:
將所述第三荷電狀態值和所述第四荷電狀態值對應的電池容量相減,得到總放電容量;
將所述第一荷電狀態值和所述第三荷電狀態值對應的電池容量相減,得到低端未放出容量;
將所述第二荷電狀態值和所述第四荷電狀態值對應的電池容量相減,得到高端未充入容量;
將所述總放電容量、所述低端未放出容量和所述高端未充入容量求和,得到最大可用容量;
將所述低端未放出容量、所述總放電容量和所述最大可用容量進行計算,得到工作荷電狀態區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性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老化電池單體關于荷電狀態值和開路電壓之間的第一構造關系式,具體包括:
獲取全新電池單體關于荷電狀態值和開路電壓之間的第二測試關系式;
根據所述第二測試關系式,確定所述全新電池單體上正負電極關于荷電狀態值和開路電壓之間的第二構造關系式和第三構造關系式;
根據損失參數、所述第二構造關系式和所述第三構造關系式,確定所述第一構造關系式。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性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第二測試關系式,確定所述全新電池單體上正負電極關于荷電狀態值和開路電壓之間的第二構造關系式和第三構造關系式,具體包括;
獲取所述全新電池單體上正負極電極關于荷電狀態值和開路電壓之間的第三測試關系式和第四測試關系式;
根據所述第三測試關系式和正極參數確定第五構造關系式;
根據所述第四測試關系式和負極參數確定第六構造關系式;
將所述第五構造關系式和所述第六構造關系式相減,得到全新電池單體關于荷電狀態值和開路電壓之間的第七構造關系式;
根據第七構造關系式和第二測試關系式,確定第二構造關系式和第三構造關系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性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損失參數、所述第二構造關系式和所述第三構造關系式根據粒子群算法或蟻群算法進行擬合確定所述第一構造關系式,所述第七構造關系式和所述第二測試關系式根據粒子群算法或蟻群算法進行擬合確定第二構造關系式和第三構造關系式。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性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取全新電池單體關于荷電狀態值和開路電壓之間的第二測試關系式,具體包括:
將所述全新電池單體以預設倍率的恒流進行充放電;
根據充放電過程中的荷電狀態值與開路電壓之間的變化,得到所述第二測試關系式。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電池性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電池性能檢測方法還包括:
預設誤差范圍和若干動態測試工況;
根據若干所述動態測試工況重復測試,得到若干最大測試可用容量;
若干所述最大測試可用容量之間的差值在所述誤差范圍內,則所述最大測試可用容量為最終可用容量。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池性能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誤差范圍為:0~0.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07613.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低碳含鋁鋼及其冶煉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種小腿假肢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