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滑塊脫模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07230.X | 申請日: | 2020-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564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1 |
| 發明(設計)人: | 夏斌;馬吉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皇裕精密技術(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33 | 分類號: | B29C45/33;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嚴志平 |
| 地址: | 21532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模 機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滑塊脫模機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連有頂針,所述頂針上穿設有滑塊,所述滑塊上設置有產品,所述滑塊的兩側均設置有止位卡塊,所述內側開設有卡槽,所述止位卡塊的端部連有第一彈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連有支撐板,所述卡槽內設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中部設置有上凸起部,所述定位柱的下端設置有下凸起部,所述卡槽與所述下凸起部或者上凸起部配合固定住所述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下端連有第二彈簧,所述產品的兩側開設有開孔,所述開孔內斜向設置有襯套,所述定位柱上端穿過所述襯套。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滑塊脫模機構,能夠方便產品脫模、具備產品成型周期短,效率高優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滑塊脫模機構,屬于模具設計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如圖5所示,現有技術中部分產品襯套位置是斜面,必須先脫離襯套定位后,方可頂出取產品,否則無法實施,這就造成了產品結構限制脫模困難,存在成型周期較長,效率較低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夠方便產品脫模、具備產品成型周期短,效率高優勢的滑塊脫模機構。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滑塊脫模機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連有頂針,所述頂針上穿設有滑塊,所述滑塊上設置有產品,所述滑塊的兩側均設置有止位卡塊,所述內側開設有卡槽,所述止位卡塊的端部連有第一彈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連有支撐板,所述卡槽內設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中部設置有上凸起部,所述定位柱的下端設置有下凸起部,所述卡槽與所述下凸起部或者上凸起部配合固定住所述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下端連有第二彈簧,所述產品的兩側開設有開孔,所述開孔內斜向設置有襯套,所述定位柱上端穿過所述襯套。
所述底板下面設置有墊板。
所述止位卡塊的形狀為長方體形。
所述卡槽形狀為長方體形。
所述產品的兩側為曲形。
所述產品上設置有五金端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滑塊脫模機構,通過設置特殊結構的定位柱與止位卡塊配合,能夠方便定位柱進行定位和脫離,注塑產品成型周期短,效率高,解決傳統脫模困難問題。
附圖說明
圖1和圖2為本發明中一種滑塊脫模機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種滑塊脫模機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一種滑塊脫模機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現有技術中滑塊脫模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如下:1-底板;2-頂針;3-滑塊;4-產品;5-止位卡塊;6-定位柱;7-襯套;8-第一彈簧;9-支撐板;10-第二彈簧;61-下凸起部;62-上凸起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到圖4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滑塊脫模機構,包括底板1,底板1下面設置有墊板。底板1上連有頂針2,頂針2上穿設有滑塊3,滑塊3上設置有產品4。產品4的兩側為曲形。產品4上設置有五金端子。滑塊3的兩側均設置有止位卡塊5,內側開設有卡槽51,止位卡塊5的形狀為長方體形且卡槽51形狀為長方體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皇裕精密技術(蘇州)有限公司,未經皇裕精密技術(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0723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