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斜拉索整束智能張拉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06738.8 | 申請日: | 2020-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68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邵淑敏;凌棟梁;李光明;凌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市雙強管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0 | 分類號: | E01D21/00;E01D19/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賴俊平 |
| 地址: | 224000 江蘇省鹽城市鹽***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斜拉索整束 智能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斜拉索整束智能張拉設備,包括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外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由外支撐架支撐連接,所述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和外支撐架內部還設有內固定板、內支撐架,所述內支撐架與前固定板連接,所述內支撐架支撐固定內固定板,所述內固定板與內支撐架內設有張拉錨,所述張拉錨后端固定連接張拉柱,所述內固定板中心處設有開孔二,所述開孔二直徑大于張拉柱直徑,所述張拉柱另一端設有活動墊板,所述張拉柱穿過開孔二與活動墊板固定連接,所述活動墊板與和內固定板之間設有四個千斤頂一,所述活動墊板與后固定板之間設有四個千斤頂二,本發明,具有張拉力度一致和防打滑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張拉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斜拉索整束智能張拉設備。
背景技術
斜拉索,是把斜拉橋主梁及橋面重量直接傳遞到塔架上的主要承重部件。斜拉索的材料通常為鋼絲索,主要形式按其組成方法而不相同,尤其是多股鋼絲索在進行安裝固定時,需要借助具有整束張拉條件的設備來完成。
但是目前較為常見的斜拉索張拉設備多為單股鋼絲索用張拉設備,導致多股鋼絲索在安裝時的工程量較大且工序繁瑣,并且容易導致多股鋼絲索之間的張力不一致等,而具備多股鋼絲索張拉的設備又存在對鋼絲索的張拉行程調整不便,導致千斤頂行程無法滿足張拉力度,造成二次張拉,以及張拉過程中沒有保護措施,容易造成鋼絲脫落等缺陷,同時,在張拉過程中由于鋼筋索被拉伸導致鋼筋索變細變長過程中內部結構的晶相拉伸且與氧氣接觸更多,導致加快了被銹蝕的速度,因此,設計張拉力度一致和防打滑的一種斜拉索整束智能張拉設備是很有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斜拉索整束智能張拉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斜拉索整束智能張拉設備,包括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外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由外支撐架支撐連接,所述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和外支撐架內部還設有內固定板、內支撐架,通過設置有支撐架和固定板,為張拉設備的張拉起到了整體框架穩固作用。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內支撐架與前固定板連接,所述內支撐架支撐固定內固定板,所述內固定板與內支撐架內設有張拉錨,所述張拉錨后端固定連接張拉柱,所述內固定板中心處設有開孔二,所述開孔二直徑大于張拉柱直徑,所述張拉柱另一端設有活動墊板,所述張拉柱穿過開孔二與活動墊板固定連接,所述活動墊板與和內固定板之間設有四個千斤頂一,所述活動墊板與后固定板之間設有四個千斤頂二,通過張拉柱與活動墊板連接,可以將千斤頂的作用力作用在活動墊板上以控制張拉柱的提拉,通過設置有兩組千斤頂,分別設置在活動墊板的兩端,并以內固定板和后固定板為支撐點,可以通過分別控制千斤頂一和千斤頂二的啟動,將張拉柱在裝置內拉伸或者往前壓縮,從而使張拉柱雙向用力,在拉伸之前可以先利用千斤頂將鋼筋索壓入張拉錨內,實現了穩固抓取鋼筋索的效果。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張拉錨前段設有四個螺紋盲孔,所述螺紋盲孔內設有錨夾,所述錨夾的形狀為外部帶有螺紋的圓柱套筒狀,所述螺紋盲孔與錨夾螺紋連接,所述錨夾可在盲桶內通過螺紋轉動而左右活動,在張拉錨同時設置有四個錨夾,可以實現同時張拉多跟鋼筋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市雙強管樁有限公司,未經鹽城市雙強管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0673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