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反力支架及模擬災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06601.2 | 申請日: | 2020-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048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園卿;劉開富;樓東浩;余春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02 | 分類號: | G01N3/02;G01N3/12;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丁健 |
| 地址: | 311215***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支架 模擬 災變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反力支架及模擬災變裝置,涉及抗震實驗設備領域,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底部固定板,所述底部固定板上連接有提供支撐的基礎部件,基礎部件上連接有沿基礎部件水平方向移動或鎖定的支座組件;所述支座組件上連接有可拆卸的載荷部件,使底部固定板、基礎部件、支座組件和載荷部件組成反力支架;所述支座組件包括與載荷部件拆卸連接且進行移動的滑動部件和使滑動部件與基礎部件鎖定的鎖定部件,通過滑動部件和鎖定部件使得載荷部件能夠沿基礎部件水平方向移動或鎖定,技術效果是能夠將對試件施壓時產生的反力進行平衡,且通過支座組件可以沿基礎部件水平方向移動,從而使得實驗者可以根據實驗需求在實驗過程中調節任意的檢測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抗震實驗設備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反力支架及模擬災變裝置。
背景技術
建筑中為研究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反應,相應的試驗研究必不可少。《建筑抗震試驗規程》記載的抗震實驗主要有四個試驗板塊,分別為擬靜力試驗、擬動力試驗、模擬地震震動臺試驗以及現場結構動力特性測試。目前,市場上針對擬動力試驗和模擬地震震動臺試驗所生產的裝置各種各樣,但是針對擬靜力試驗的實驗裝置寥寥無幾。
現有的擬靜力試驗的實驗裝置不能對試件在施壓時產生的反力進行平衡,從而導致實驗結果產生誤差而不準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反力支架及模擬災變裝置,其具有能夠將對試件施壓時產生的反力進行平衡的優點。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反力支架包括,包括底部固定板,所述底部固定板上連接有提供支撐的基礎部件,基礎部件上連接有沿基礎部件水平方向移動或鎖定的支座組件;所述支座組件上連接有可拆卸的載荷部件,使底部固定板、基礎部件、支座組件和載荷部件組成反力支架;所述支座組件包括與載荷部件拆卸連接且進行移動的滑動部件和使滑動部件與基礎部件鎖定的鎖定部件,通過滑動部件和鎖定部件使得載荷部件能夠沿基礎部件水平方向移動或鎖定。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載荷部件和支座組件連接時,通過支座部件沿槽向進行移動或鎖定可以帶動載荷部件進行移動或鎖定,使得該反力支架自身的活動范圍變大,反力支架有足夠的剛度、承載力和穩定性。
進一步設置:所述基礎部件包括連接在底部固定板上的底部框架柱,底部框架柱上連接有上部固定板。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部件通過底部框架柱和上部固定板的設置,使得基礎部件有足夠的剛度、承載力和穩定性,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
進一步設置:所述支座組件包括可進行移動的滑動部件和使滑動部件與基礎部件鎖定的鎖定部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滑動部件和鎖定部件的配合,使得支座組件能夠在基礎支座上任意位置鎖定。
進一步設置:所述滑動部件包括滑動框架柱,滑動框架柱頂端連接有頂部連接板,頂部連接板上設有螺紋孔;所述滑動框架柱底部兩側設有滑輪槽,滑輪槽內轉動連接有滑輪;上部固定板頂部連接有滑槽板,滑槽板內設有一組滑槽,滑槽與滑輪滑動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對稱設置的滑輪與滑輪槽的滑動配合,能夠便于移動滑動部件;且通過對稱設置的滑輪與滑輪槽的相抵配合,能夠使得滑動部件與基礎部件之間的力的傳遞方向處于豎直方向且不會改變受力方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066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