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適于生產丙烯醛的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105866.0 | 申請日: | 2020-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253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偉華;徐文杰;宋衛(wèi)林;楊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J23/31 | 分類號: | B01J23/31;B01J35/10;B01J37/00;B01J37/08;C07C45/35;C07C4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吳大建;李盼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于 生產 丙烯醛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適于生產丙烯醛的催化劑,包括通式(1)所示的活性組分:
BiMoaInbSbcXdZeOn 式(1)
式(1)中,X選自過渡金屬中的一種或多種,優(yōu)選為Sc、Ti、Y、Zr、Nb、Hf、Ta、Cr、V、Mn、Tc、Re、Fe、Os、Co、Rh、Ir、Ni、Pd、Pt、Cu、Ag、Au、Zn和Cd中的一種或多種;Z選自堿土金屬中的一種或多種,優(yōu)選為Be、Mg、Ca、Sr和Ba中的一種或多種;a為1.0~10.0,優(yōu)選為2.0~6.0;b為0.1~1.0,優(yōu)選為0.2~0.6;c為0.1~1.0,優(yōu)選為0.2~0.6;d為0.1~1.0,優(yōu)選為0.1~0.5;e為0.1~1.0,優(yōu)選為0.1~0.5;n為滿足所述活性組分中其他元素化合價所需的氧原子摩爾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b與所述c的比值為(0.5~1.5):(1.5~0.5),優(yōu)選為(0.8~1.2):(1.2~0.8),更優(yōu)選為(0.9~1.1):(1.1~0.9),進一步優(yōu)選為(0.9~1.1):1.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中還包括載體,所述載體選自氧化鋰、氧化鎂、三氧化二鋁、二氧化鋯、二氧化硅、二氧化鈦、二氧化釩、硅藻土、高嶺土和浮石中的一種或多種,優(yōu)選地,所述催化劑中,所述載體的含量為30wt%~95wt%,優(yōu)選為30wt%~70wt%;和/或所述活性組分的含量為5wt%~70wt%,優(yōu)選為30wt%~70wt%。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的表面具有溝道;優(yōu)選地,所述溝道結構的寬度為100nm~300nm,優(yōu)選為150nm~250nm;更優(yōu)選地,所述溝道在三維空間內相互交錯,從而使所述催化劑具有層狀疏松結構;進一步優(yōu)選地,所述層狀疏松結構的層間距為200nm~1000nm,優(yōu)選為300nm~800nm,更優(yōu)選為300nm~700nm。
5.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將含有Bi元素、Mo元素、In元素、Sb元素、X元素和Z元素的溶液與載體混合,得到催化劑前體;
2)依次對所述催化劑前體進行干燥處理和焙燒處理,得到所述催化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溶液中還含有醇類化合物和/或纖維素,優(yōu)選含有醇類化合物和纖維素,更優(yōu)選所述醇類化合物和所述纖維素的質量比為(0.1~5.0):1,優(yōu)選為(0.5~2.0):1,進一步優(yōu)選地,以所述溶液的總重量為計算基準,所述醇類化合物的含量為1wt%~5wt%;和/或所述纖維素的含量為0.5wt%~3wt%;更進一步優(yōu)選地,所述醇類化合物選自甘油、乙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中的一種或多種,優(yōu)選為甘油;和/或所述纖維素選自羧甲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和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中的一種或多種,優(yōu)選為羧甲基纖維素。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所述溶液進行酸化處理或堿化處理后,再將其與所述載體混合,優(yōu)選地,在所述溶液中加入酸液或堿液將所述溶液的pH值調節(jié)至3~7,優(yōu)選為4~6,從而完成所述酸化處理或所述堿化處理,更優(yōu)選地,所述酸液選自硝酸溶液,所述堿液選自氨水溶液,和/或所述酸化處理或堿化處理的溫度為0℃~35℃,優(yōu)選為20℃~30℃。
8.根據權利要求5-7中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
所述干燥處理的條件包括:溫度為60℃~150℃;和/或時間為1h~48h;和/或
所述焙燒處理的條件包括:溫度為300℃~600℃;和/或時間為1h~48h;和/或氣氛為惰性氣氛或含氧氣的氣氛,優(yōu)選地,所述惰性氣氛為氮氣氣氛,所述含氧氣的氣氛中氧氣的含量為10%~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0586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