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陽光玫瑰葡萄延遲采收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05085.1 | 申請日: | 2020-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667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阮班錄;石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咸陽職業技術學院;乾縣乾豐有機葡萄農民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C21/00 | 分類號: | A01C21/00;A01G13/02;A01G17/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創非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于波 |
| 地址: | 712046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陽光 玫瑰 葡萄 延遲 采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陽光玫瑰葡萄延遲采收的方法,通過采用采收一半留一半、避雨棚兩側吊掛塑料薄膜和噴灑英國“歐邁思”生產的“碧歐”海藻酸水溶肥,能夠在質量不變的情況下將本地9月20日左右成熟的陽光玫瑰葡萄延遲至10月30日?11月5日采收,在10月下旬溫度較低的情況下,留下一半果實,雖然葉片功能降低,但還是可以實現樹體對剩余果實維持新鮮所需要的營養供給,即最少能保持樹體短期繼續制造營養與供給果實營養需求的供給平衡,維持了一段時間的新鮮程度,實現不脫粒、粒不軟,這樣以來可以讓部分果實成熟期延遲,避免了集中上市壓力,價格還可以提高20%以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陽光玫瑰葡萄延遲采收的方法,屬于葡萄種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陽光玫瑰葡萄由日本果樹試驗場安蕓津葡萄、柿研究部選育而成,其親本為'安蕓津21號'和'白南'。近年來,開始陸續引入我國,進行栽植試種和推廣,并且采用小龍干技術,產量倍增。陽光玫瑰有'白南'的血緣,雖屬歐美雜交種,但具有典型的歐亞種特性。該品種果穗圓錐形,穗重600克左右,大穗可達1800克左右,平均果粒重8~12克。果粒著生緊密,橢圓形,黃綠色,果面有光澤,果粉少。果肉鮮脆多汁,有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20%左右,最高可達26%,鮮食品質極優,可以成為葡萄產業的更新替代推廣品種之一。陽光玫瑰葡萄是全國目前大面積推廣的葡萄新優品種,陽光玫瑰葡萄在陜西乾縣北部正常成熟時間一般在9月20日-10月5日,由于其水果的特性,若是對采摘下來的葡萄進行存儲,會嚴重的影響到葡萄的新鮮程度,導致葡萄脫粒和粒軟,若是將葡萄集中上市,會使得葡萄價格不佳,果農的收入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由于其水果的特性,若是對采摘下來的葡萄進行存儲,會嚴重的影響到葡萄的新鮮程度,導致葡萄脫粒和粒軟,若是將葡萄集中上市,會使得葡萄價格不佳,果農的收入降低的問題,提供一種陽光玫瑰葡萄延遲采收的方法,從而解決上述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陽光玫瑰葡萄延遲采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種植:每畝栽培栽200株所述陽光玫瑰葡萄,種植密度3米×1米,且每畝所述陽光玫瑰葡萄留果穗2000個,每株留果穗12個;
(2)一次葉面噴肥:在所述陽光玫瑰葡萄幼果期每隔10-15天連續葉面噴三次水溶肥:
(3)二次葉面噴肥:在采收之前噴一次一次水溶肥;
(4)一次采收:按照所述陽光玫瑰葡萄正常采收期9月20日采收一半,樹上其余一半,作為延遲采收的果實,實際上就是每畝留產量的一半作延遲采收:
(5)掛膜:所述陽光玫瑰葡萄采用避雨棚栽培,成熟期9月中旬“采收一半、留一半”后,在避雨棚兩側用小夾子固定吊掛塑料膜;
(6)三次葉面噴肥:一次采收后再噴一次水溶肥;
(7)二次采收:將一次采收后的剩余的一半果實在10月30日-11月5日采收。
作為優選,所述一次葉面噴肥、二次葉面噴肥和三次葉面噴肥中,水溶肥與水的比例均為1:1000。
作為優選,所述塑料膜的具體尺寸為寬50-80厘米、厚度0.02毫米,這樣兩邊吊掛的塑料薄膜和原來的避雨棚促成了三方封閉空間,給冠體上部創造一個溫度、濕度好的微環境,在一定時間內,避免了早霜對葉片和果實造成危害。
作為優選,所述水溶肥采用“歐邁思”生產的“碧歐”大量元素海藻酸水溶肥,海藻酸是選用天然深水海藻植物,采用特殊的細胞冷卻暴烈分離技術提取其特有的天然植物活性物質,并含氮、磷、鉀等元素,可以提高抗逆性,促進幼果膨大,提高含糖量,增強葡萄對旱、澇、霜凍的抵抗力。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咸陽職業技術學院;乾縣乾豐有機葡萄農民專業合作社,未經咸陽職業技術學院;乾縣乾豐有機葡萄農民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050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