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模糊時間延時反饋控制的Buck變換器混沌控制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2011103673.1 | 申請日: | 2020-10-15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19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發明(設計)人: | 李自成;袁園;王后能;曾麗;熊濤;廖小兵;劉健;文小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工程大學 |
主分類號: | H02M3/156 | 分類號: | H02M3/156;H02M1/08;G06F30/20;G06N7/0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萬榮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模糊 時間 延時 反饋 控制 buck 變換器 混沌 方法 | ||
1.一種基于模糊時間延時反饋控制的Buck變換器混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根據控制系統框圖,對DC-DC變換器進行數學建模,得到DC-DC變換器的狀態變量的混沌模型;
S2、根據數學模型迭代,在matlab中建立相關模型,然后確定混沌狀態DC-DC變換器能量狀態,并進行分析;
S3、基于模糊時間延時反饋控制方法,根據時間延時電壓誤差量,設計模糊控制器,對時間延時τ值進行模糊化,并在此基礎上對反饋增益k2進行自適應選取,得到模糊時間延時反饋控制方法;
S4、根據模糊時間延時反饋方法得到PWM控制信號,并使用該信號對DC-DC變換器進行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Buck變換器混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1、將Buck變換器中的電感電流和輸出電壓均作為狀態變量,建立Buck變換器的狀態空間模型:
當Buck變換器中的開關管S導通時,狀態空間模型具體為:
當Buck變換器中的開關管S關斷時,狀態空間模型具體為:
式中,iL為電感電流,為電感電流的一階導數,vc為輸出電壓,為輸出電壓的一階導數,R、L和C分別為Buck變換器中的電阻、電感和電容,且vin為Buck變換器的輸入電壓,開關管S為功率開關IGBT;
S12、采用頻閃映射的方法,根據狀態空間模型建立離散映射模型:
當開關S處于截止狀態,系統離散模型為:
當開關S處于導通狀態,系統離散模型為:
式中,且1/LC-k2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Buck變換器混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還包括步驟:
S13、根據系統離散映射模型分析Buck變換器中的非線性混沌現象,確定Buck變換器中的混沌狀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Buck變換器混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21、根據加入模糊時間延時反饋控制算法前的系統控制框圖,得出此時Buck變換器系統傳遞函數G1(s):
S22、根據加入模糊時間延時反饋控制算法后的系統控制框圖,得出此時ΔVcon及新傳遞函數G2(s):
△vcon(s)=k2V0(s)(1-e-τs)=k2G1(s)Vd(s)(1-e-τs) (6)
S23、使用諧波分析法分析加入模糊時間延時反饋控制算法前、后的Buck變換器輸入電壓分岔點的變化情況,以下分別為1-周期態及2-周期態關系式:
1-周期態:
v′con(dT)=vramp(dT) (8)
2-周期態:
v′con(dT+δ)=vramp(dT+δ)
v′con(T+dT+δ)=vramp(T+dT-δ) (9)
S24、對1-周期及2-周期態關系式中vd(t)做傅里葉級數分解,得到1-周期及2-周期下輸入電壓Vin與占空比d之間的關系:
1-周期態:
式中,ws=2π/T,c10=[v′con(t)]ave=dVinG(0);
2-周期態:
S25、使式(11)中δ→0,得到輸入電壓分岔點:
考慮到G(s)為低通濾波器,將上式分母近似為一次項分量,則有:
S26、由步驟S23得到,通過改變vramp的取值范圍改變分岔點;并且,改變G(s)中參數同樣改變分岔點,故模糊時間延時反饋控制方法能夠將Buck變換器控制到穩定狀態;實現方法是修改G2(s)參數,即通過選取k2和τ的值,來增大分岔點,抑制混沌的出現,從而擴寬電壓的穩定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工程大學,未經武漢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0367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鋁合金壓鑄件
- 下一篇:一種超聲懸浮器懸浮力的測量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