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非開挖式管道維修一體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03316.5 | 申請日: | 2020-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611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明;趙林;劉嘉澍;孫襲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L55/32 | 分類號: | F16L55/32;F16L55/18;F16L55/162;B08B9/051;B08B9/032;F16L101/12;F16L101/16;F16L101/1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小艷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開挖 管道 維修 一體機 | ||
1.一種非開挖式管道維修一體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體(1)、設置在機體(1)上以帶動機體(1)在管道(8)內移動的行走機構(2)以及沿機體(1)在管道(8)內的行進方向依次設置的覆膜機構(3)、排污機構(4)、毛刷機構(5)、清洗機構(6)和刮刀機構(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開挖式管道維修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1)呈圓柱筒狀;所述行走機構(2)為兩組,其分別設置在機體(1)靠近兩端的外壁上;所述行走機構(2)包括沿機體(1)徑向且呈圓周分布的三個支撐單元(21)以及分別安裝在每個支撐單元(21)遠離機體(1)一端的行走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非開挖式管道維修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單元(21)為氣缸,所述支撐單元(21)的缸體固定在機體(1)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非開挖式管道維修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部包括U形支座(22)、轉動連接在U形支座(22)的兩側板(222)之間且并排設置的一對轉軸(23)以及分別固接在兩根轉軸(23)上的行走輪(24),所述轉軸(23)的軸線與機體(1)的軸線相垂直;所述U形支座(22)上設有驅動所述行走輪(24)轉動的動力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非開挖式管道維修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源包括固定在其中一塊側板(222)外側的伺服電機(25)以及安裝在側板(222)上且與伺服電機(25)的軸連接的減速器(26),所述減速器(26)的輸出軸穿過側板(222)至U形支座(22)內部并且位于兩行走輪(24)之間,輸出軸位于U形支座(22)內部的桿體上固接有小齒輪(27),兩所述轉軸(23)上分別固接有與小齒輪(27)相嚙合的大齒輪(28)。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開挖式管道維修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1)的一端設置有內部中空且呈圓柱筒狀的機頭(9),機體(1)與機頭(9)之間固接有將兩者連接為一體且水平延伸的支撐軸(91),支撐軸(91)的外部轉動連接有套軸(92),所述機頭(9)相對支撐軸(91)的一端轉動連接有沿機頭(9)軸向水平延伸的傳動軸(93),所述刮刀機構(7)和所述毛刷機構(5)分別安裝在傳動軸(93)和套軸(92)上;
所述機頭(9)內設有同時驅動傳動軸(93)和套軸(92)轉動的驅動機構;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安裝在機頭(9)內部的雙軸電機(94)、分別固接在雙軸電機(94)伸出機頭(9)至外部的兩根驅動軸上的主動齒輪(97)以及分別固接在套軸(92)和傳動軸(93)上且分別與主動齒輪(97)相嚙合的從動齒輪(98)。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非開挖式管道維修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機構(7)包括固接在傳動軸(93)上的第一轉盤(71)、沿第一轉盤(71)徑向且呈圓周分布的多根第一伸縮桿(72)以及安裝在第一伸縮桿(72)遠離第一轉盤(71)一端的刀頭(73)。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非開挖式管道維修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頭(73)為弧形結構,刀頭(73)靠近管道(8)內壁的一側為鋸齒狀。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開挖式管道維修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機構(5)固接在套軸(92)上的第二轉盤(51)、沿第二轉盤(51)徑向呈圓周分布的多根第二伸縮桿(52)、固接在第二伸縮桿(52)遠離第二轉盤(51)一端的U形座(53)以及安裝在U形座(53)內的毛刷(54)。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非開挖式管道維修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機構(6)包括套設在機頭(9)外部的環形水管(61)、固接在機頭(9)外壁與環形水管(61)之間以對環形水管(61)進行支撐的支撐桿(62)、安裝在環形水管(61)上且朝向刀頭(73)一側的萬向球形噴頭(63)以及連接在環形水管(61)上的供水管(64),所述供水管(64)依次穿過機頭(9)、支撐軸(91)和機體(1)向外布設;
所述排污機構(4)包括安裝在機體(1)內部的排污泵(41)、連接在排污泵(41)進口處且一端朝下伸出機體(1)的過渡管(42)、連接在排污泵(41)出口處的排污管(43)以及法蘭連接在過渡管(42)上的吸嘴(44);吸嘴(44)呈扁平狀,其吸入口處一體連接有與管道(8)內壁相配合的弧形板(45);
所述機體(1)位于排污機構(4)與覆膜機構(3)之間的位置設有與管道(8)內壁相適配的擋板;
所述擋板包括一對半圓環(11),兩半圓環(11)抱合在機體(1)上時形成閉環,兩半圓環(11)對接處的兩側分別固接有可通過螺栓連接的耳板(12);
所述覆膜機構(3)設置在兩組行走機構(2)之間,覆膜機構(3)包括固接在機體(1)上的擋環(31)、倚靠在擋環(31)遠離擋板一側且堆疊在機體(1)上的保護膜(32)、安裝在擋環(31)與擋板之間的機體(1)上以對保護膜(32)進行加熱的加熱組件(33)以及固定在機體(1)上以將加熱后的保護膜(32)壓持在管道(8)內壁上的壓膜組件(34);
所述加熱組件(33)包括多個安裝在機體(1)上且呈圓周分布的快速接頭(331)、連接在快速接頭(331)位于機體(1)內部一端的輸氣管、連接在快速接頭(331)位于機體(1)外部一端且朝向展開的保護膜(32)延伸的剛性噴氣管(332)以及安裝在剛性噴氣管(332)的自由端的噴燈(333),所述輸氣管與外置的供氣瓶連接;
所述壓膜組件(34)靠近后端的行走機構(2)設置,壓膜組件(34)包括沿機體(1)徑向且呈圓周分布的多根氣撐桿(341)、固接在氣撐桿(341)遠離機體(1)一端的U形支架(342)以及轉動連接在U形支架(342)上的梭形輥(34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0331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