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攝像頭隱私的保護方法以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03288.7 | 申請日: | 2020-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120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葉盛世;李茹;陳彥宇;馬雅奇;馬鑫磊;余意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聯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232 | 分類號: | H04N5/232;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吳大建;陳敏 |
| 地址: | 51900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攝像頭 隱私 保護 方法 以及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攝像頭隱私的保護方法以及裝置,該方法包括:接收攝像頭采集的圖像數據;對圖像數據進行人臉識別,得到人臉特征;根據人臉特征執行隱私保護模式,其中,隱私保護模式至少包括以下一個或者多個:關閉攝像頭的電源以及刪除圖像數據,解決了在現有的攝像頭技術中,用戶隱私容易被泄露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智能控制領域,涉及一種攝像頭隱私的保護方法以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隱私保護總是人們非常關注的一個安全因素,但因為家庭網絡攝像頭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家庭會選擇安裝此攝像頭監控室內環境,來提升家庭安全系數。
需要說明的是,在采用攝像頭來監控的過程中,攝像頭也會不同程度的侵犯用戶的隱私安全。比如攝像頭遭到黑客入侵,那么會對用戶隱私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因此,在現有的攝像頭技術中,用戶隱私容易被泄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攝像頭隱私的保護方法以及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攝像頭隱私的保護方法,包括:接收攝像頭采集的圖像數據;對圖像數據進行人臉識別,得到人臉特征;根據人臉特征執行隱私保護模式,其中,隱私保護模式至少包括以下一個或者多個:關閉攝像頭的電源以及刪除圖像數據。
進一步的,根據人臉特征執行隱私保護模式包括:在人臉特征與本地預存的人臉數據庫相匹配的情況下,通過控制繼電器關閉攝像頭的電源。
進一步的,方法還包括:在人臉特征與本地預存的人臉數據庫不匹配的情況下,將圖像數據進行云存儲。
進一步的,在接收攝像頭采集的圖像數據之前,方法包括:接收用戶輸入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更新隱私保護模式。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攝像頭隱私的保護方法,包括:在接收到攝像頭采集到的圖像數據之后,控制關閉攝像頭;對圖像數據進行人臉識別,得到人臉特征;在人臉特征與本地預存的人臉數據庫相匹配的情況下,刪除圖像數據;在人臉特征與本地預存的人臉數據庫不相匹配的情況下,控制恢復攝像頭,并將圖像數據進行云存儲。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攝像頭隱私的保護裝置,該裝置包括:接收單元,用于接收攝像頭采集的圖像數據;第一識別單元,用于對圖像數據進行人臉識別,得到人臉特征;執行單元,用于根據人臉特征執行隱私保護模式,其中,隱私保護模式至少包括以下一個或者多個:關閉攝像頭的電源以及刪除圖像數據。
進一步地,執行單元包括:控制模塊,用于在人臉特征與本地預存的人臉數據庫相匹配的情況下,控制繼電器關閉攝像頭的電源。
進一步地,裝置還包括:存儲單元,用于在人臉特征與本地預存的人臉數據庫不匹配的情況下,將圖像數據進行云存儲。
進一步地,裝置包括:配置單元,用于接收用戶輸入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更新隱私保護模式。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攝像頭隱私的保護裝置,包括:控制單元,用于在接收到攝像頭采集到的圖像數據之后,控制關閉攝像頭;第一識別單元,用于對圖像數據進行人臉識別,得到人臉特征;刪除單元,用于在人臉特征與本地預存的人臉數據庫相匹配的情況下,刪除圖像數據;恢復單元,用于在人臉特征與本地預存的人臉數據庫不相匹配的情況下,控制恢復攝像頭,并將圖像數據進行云存儲。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攝像頭隱私的保護方法以及裝置,該方法包括:接收攝像頭采集的圖像數據;對圖像數據進行人臉識別,得到人臉特征;根據人臉特征執行隱私保護模式,其中,隱私保護模式至少包括以下一個或者多個:關閉攝像頭的電源以及刪除圖像數據,解決了在現有的攝像頭技術中,用戶隱私容易被泄露的技術問題。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請。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聯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聯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0328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