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NB-IoT的電氣設施物聯網管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102572.2 | 申請日: | 2020-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649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17/00 | 分類號: | G06K17/00;G16Y30/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劉國威 |
| 地址: | 300072***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nb iot 電氣 設施 聯網 管理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基于NB?IoT、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為實現線上任務管理和線下地勤人員服務相融合,本發明,基于NB?IoT的電氣設施物聯網管理方法,流程如下:1)地勤人員通過身份驗證,登陸移動端;2)地勤人員手動錄入包括設備序號、卡號、地理位置的相關信息,或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設備的批量導入;3)物聯網設備通過寬窄物聯網NB?IoT通信技術將日志上傳至服務器;4)管理員通過Web端查看和管理設備信息;5)管理員通過Web端向故障設備附近的地勤人員發送任務;6)地勤人員到位修復后,通過文字、視頻和照片形式進行任務反饋,實現設備維護和管理。本發明主要應用于電氣設施物聯網管理場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個基于NB-IoT、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應用于應急電源與智能交通領域,包含安卓移動端、Web(網頁)前端和數據后端三部分的物聯網設備管理平臺。具體涉及基于 NB-IoT的電氣設施物聯網管理與數據智能平臺。
背景技術
QR Code,二維碼,是一個近幾年來移動設備上超流行的一種編碼方式。相比于傳統的條形碼,它比能存儲更多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數據類型。它采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數據符號信息。在代碼編制上,利用構成計算機內部邏輯基礎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與二進制相對應的幾何形體來表示文字數值信息,通過圖像輸入設備或光電掃描設備自動識別以實現信息自動處理。
二維碼的特點包括:可靠性強、效率高、成本低、易于制作、構造簡單、糾錯功能、加密機制、多語言形式和高密度。
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寬窄物聯網,是一種支持低功耗設備在蜂窩網絡進行數據傳輸的技術。NB-IoT只占用約180KHz的帶寬,在部署方面,它可以采用帶內、保護帶或獨立載波三種部署方式。并且能夠直接部署在GSM(全球移動通信系統)、UMTS (通用移動通信系統)或LTE(長期演進)網絡上,實現現有網絡的復用,降低部署成本,實現平滑升級。NB-IoT具有覆蓋范圍廣、連接數多、功耗低、成本低和速率低等特點。
覆蓋范圍廣:NB-IoT比GMS、LTE等網絡覆蓋增強了20dB,除了覆蓋信號的平面距離增大外,更能夠覆蓋到GMS無法覆蓋的深層底下。
連接數多:NB-IoT采用話務模型,并減少了空口信令交互,保證了在同一基站下比現有無線技術增多50-100倍的接入量。
功耗低:NB-IoT將PSM(低功耗模式)和eDRX(非連續接收省電模式)相結合,使終端的待機時間可達10年。
成本低:NB-IoT通信單模塊成本不足5美元。
速率低:多點上行速率僅為56kbps,理論下行速率也只有21.25kbps。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出遠程監控和管理物聯網設備的服務平臺,通過web端進行顯示統計、任務發布、遠程控制甚至是設備的自我修復,實現了線上任務管理和線下地勤人員服務相融合。為此,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基于NB-IoT的電氣設施物聯網管理方法,流程如下:
1)地勤人員通過身份驗證,登陸移動端;
2)地勤人員手動錄入包括設備序號、卡號、地理位置的相關信息,或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設備的批量導入;
3)物聯網設備通過寬窄物聯網NB-IoT通信技術將日志上傳至服務器;
4)管理員通過Web端查看和管理設備信息;
5)管理員通過Web端向故障設備附近的地勤人員發送任務;
6)地勤人員到位修復后,通過文字、視頻和照片形式進行任務反饋,實現設備維護和管理。
具體步驟如下:
1)布設服務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大學,未經天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0257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