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反應釜及其清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00215.2 | 申請日: | 2020-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67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姬新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菏澤正基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B08B9/087;B08B9/093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陳彩云 |
| 地址: | 2743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反應 及其 清洗 方法 | ||
1.一種反應釜,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內側壁焊接有反應釜本體(2),所述反應釜本體(2)的頂端中間位置處安裝有電機(5),所述反應釜本體(2)的頂端靠近所述電機(5)的兩側分別安裝有觀察窗(4)和進料管(6),所述電機(5)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攪拌軸,且所述攪拌軸位于所述反應釜本體(2)的內部,所述反應釜本體(2)的底面焊接有出料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釜本體(2)的內部靠近頂端安裝有第一清洗環(3),所述反應釜本體(2)的內部靠近所述第一清洗環(3)的下方安裝有第二清洗環(7);
所述第一清洗環(3)和所述第二清洗環(7)的上表面均對稱開設有連接口(21),所述第一清洗環(3)和所述第二清洗環(7)的外側壁均對稱安裝有固定板(24);
所述底座(1)的內部具有夾層,所述夾層的內側壁靠近所述底座(1)的一側固定設有耐高溫保溫板(16),所述耐高溫保溫板(16)的表面安裝有隔熱板(18),所述夾層的內部安裝有第一加熱管(17);
所述攪拌軸的底面固定有攪拌葉(11),所述攪拌軸的中間位置處安裝有固定環(10),所述固定環(10)的外側壁對稱安裝有中空桿(13),所述中空桿(13)的端面滑動連接有連接桿(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洗環(3)的外側壁對稱安裝有第一噴板(22),所述第二清洗環(7)的外側壁對稱安裝有第二噴板(23);
所述第一噴板(22)為中空結構,且所述第一噴板(22)的開口寬度由所述第一清洗環(3)的一側向外側逐漸縮小,所述第一噴板(22)和所述第二噴板(23)的機構形狀完全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洗環(3)的所述第一噴板(22)與所述第二清洗環(7)的所述第二噴板(23)呈交錯設置,且所述第一清洗環(3)的所述固定板(24)與所述第二清洗環(7)的所述固定板(24)呈交錯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4)為T型板,所述反應釜本體(2)的內側壁開設有與所述固定板(24)相適配的固定槽。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靠近所述第二清洗環(7)的下方安裝套環(8),所述套環(8)的外側壁對稱安裝有橫桿(9),所述橫桿(9)的端面固定設有刮板(20)。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桿(9)和所述刮板(20)呈垂直設置,且所述刮板(20)與所述反應釜本體(2)的內側壁接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夾層內底面安裝有第二加熱管(19),所述第二加熱管(19)和所述第一加熱管(17)相連通;
所述隔熱板(18)的厚度大于所述耐高溫保溫板(16)的厚度。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桿(13)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搭接桿(15),所述搭接桿(15)的端面位于所述連接桿(14)的內部。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的外側壁具有外螺紋,所述固定環(10)的內側壁具有內螺紋,所述固定環(10)通過所述外螺紋和所述內螺紋固定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意一項所述的反應釜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從所述反應釜本體(2)頂部對稱設置的進水管接通外部水源,且供水具有足夠的壓力,所述進水管通過所述連接口(21)分別與所述第一清洗環(3)與所述第二清洗環(7)的相連通,可通過所述進水管上的閥門控制水流的大小;
S2、具有壓力的水經由所述連接口(21)流動至所述第一清洗環(3)和所述第二清洗環(7)的內部,分別通過所述第一噴板(22)和所述第二噴板(23)噴出,交錯設置的所述第一噴板(22)和所述第二噴板(23)對所述反應釜本體(2)的內側壁充分的清洗;
S3、同時,啟動所述電機(5),所述電機(5)配合所述攪拌軸帶動所述套環(8)轉動,進而帶動所述橫桿(9)和所述刮板(20)轉動,因刮板(20)與所述反應釜本體(2)的內側壁接觸,清理所述反應釜本體(2)的內側壁,再配合所述第一清洗環(3)和所述第二清洗環(7)將物料碎屑沖劉至所述反應釜本體(2)的內部底面,最后通過出料管(12)排出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菏澤正基化工有限公司,未經菏澤正基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0021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