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機電致光電材料中間體N-苯基咔唑-3-羧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100099.4 | 申請日: | 2020-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258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明(設計)人: | 邵帥;王中鋒;馮海東;王永橋;賈曉偉;劉向陽;鄭玉奇;張利玲;黃忠陽;王會博;孫元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濮陽惠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209/88 | 分類號: | C07D209/88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楊海霞 |
| 地址: | 457001***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電 光電 材料 中間體 苯基 羧酸 合成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有機合成領域,公開了一種有機電致光電材料中間體N?苯基咔唑?3?羧酸乙酯的合成方法。首先以3?溴N?苯基咔唑為原料合成N?苯基咔唑?3?甲酸,再和乙醇反應合成目標化合物。特別是在和乙醇的合成中,乙醇既做反應原料也做反應溶劑,用濃硫酸為催化劑,分子篩除水,使反應提高了速率和收率,路線的選擇降低了反應條件,減少了合成步驟,降低了生產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機合成領域,涉及有機電致光電材料中間體N-苯基咔唑-3-羧酸乙酯的合成。
背景技術
有機電致發光器件(OLED)中,空穴傳輸材料的主要作用為:改善器件空穴的注入和傳輸的平衡,提高器件的效率和壽命。目前常用的空穴傳輸材料的主體化學結構中幾乎都含有咔唑基團,因為在咔唑基團結構中氮原子上存在孤電子,電子在外電場的作用下發生跳躍式傳遞,分子因而產生了空穴,傳遞到相反的方向。另一方面,咔唑基團的這種結構特征使其熱穩定性較差,從而影響其使用壽命。而在咔唑基團上面增加中等吸電子基團的酯基衍生物(如N-苯基咔唑-3-羧酸乙酯)后,可以降低該材料的空穴傳輸能力,增加該材料的成膜性和熱穩定性,增加材料的使用壽命。因而,探索N-苯基咔唑-3-羧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具有實際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N-苯基咔唑-3-羧酸乙酯的合成新方法。
為實現本發明目的,所述中間體N-苯基咔唑-3-羧酸乙酯合成方法如下:
(1)將3-溴-N-苯基咔唑,四氫呋喃置于反應器中,攪拌,氮氣置換,加熱全溶后降溫至-70--75℃,滴加正丁基鋰,TLC檢測無原料,通入CO2,TLC檢測無原料,加水終止,濃縮析出固體,乙醇分散,抽濾烘干得到N-苯基咔唑-3-甲酸。
(2)將N-苯基咔唑-3-甲酸,乙醇,濃硫酸,分子篩置于反應器中,加熱回流至TLC檢測無原料,加水終止,加四氫呋喃分層,有機層水洗至中性,二氯甲烷萃取水層后再洗至中性,有機層干燥過濾,減壓濃縮,正己烷分散,得到固體N-苯基咔唑-3-羧酸乙酯。
反應物摩爾比為3-溴-N-苯基咔唑:正丁基鋰=1:1.2,CO2過量。
本發明優點:步驟(2)合成中,用濃硫酸為催化劑,乙醇即是反應原料又充當溶劑,并且使用了分子篩脫水,提高了反應速率和收率,收率達89%以上,減少了合成步驟,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目標產物的核磁氫譜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好地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舉實施如下:
所述中間體N-苯基咔唑-3-羧酸乙酯合成方法如下:
步驟一:3-溴-N-苯基咔唑32.22g(0.1mol),THF 100ml,加熱溶解后,氮氣保護降溫至-70℃,控制-70—-75℃滴加正丁基鋰48ml(0.12mol)滴加后保溫30min,TLC檢測無原料,控制-50℃一下通入CO2氣體至溫度不再上升(無明顯放熱升溫現象),TLC檢測無原料、HPLC測樣95%+,加100ml水終止反應,水浴旋蒸析出固體,加入200ml乙醇分散,抽濾烘干,得白色固體N-苯基咔唑3-甲酸26.82g,收率93.35%。
步驟二:N-苯基咔唑3-甲酸14.37g(0.05mol),乙醇300ml(6L/mol)攪拌下加入14.7g濃H2SO4,加入7g分子篩,加熱回流6h TLC檢測無原料、HPLC 99%+,加水終止反應,加入300ml THF分去水層,有機層經水洗至中性,300ml二氯甲烷萃取水層,再洗至中性,合并兩次有機層,無水硫酸鎂干燥過濾,水浴減壓濃縮至大量固體析出,加入100ml正己烷分散,降溫至15℃抽濾,真空干燥,得14.12g固體N-苯基咔唑-3-羧酸乙酯[M+=315.3],收率89.5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濮陽惠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濮陽惠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10009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深度學習的薄膜瑕疵檢測方法
- 下一篇:一種超窄邊框顯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