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車身柔性化套色涂裝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99891.2 | 申請日: | 2020-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55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帥;趙冉;董瑋;白揚;趙梓淇;李博雅;宮乃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5D5/06 | 分類號: | B05D5/06;B05D1/32;B05D7/00 |
| 代理公司: | 長春吉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長春***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車身 柔性 套色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車身柔性化套色涂裝方法,屬于汽車制造及加工領域,包括:底漆,色漆,清漆,烘干,一次修飾,套色遮蔽,擦凈,套色色漆,清漆,烘干,二次修飾,卸遮蔽,擦凈,清漆,烘干和檢查修飾。本發明所公開的套色方法滿足腰線雙色車、頂部雙色車兩種套色產品生產需要,同時適應傳統涂裝色漆噴涂工藝與涂裝免中涂工藝,在噴涂過程中針對不同產品需求可柔性化進行工藝選擇,可以滿足車間同時生產不同種類套色車型的噴涂需求,在有效的提高套色車身的整體涂層質量效果的同時,減少質量缺陷和涂裝生產線的再投資改造,值得推廣借鑒。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車身柔性化套色涂裝方法,屬于汽車制造及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針對不同性質的油漆材料(水性漆、溶劑性)、不同的生產工藝方式(傳統工藝、免中涂工藝)及不同的油漆材料顏色特性(不同顏色遮蓋力情況),各生產廠家涂裝車間選擇的套色工藝及車身遮蔽方式略有不同,總體原則要保證套色過程污染最低、分色區域遮蓋力可達成、漆后缺陷易打磨修飾、工藝布局較易實現等特性,目前現有的應用較多的技術包含以下幾種:第一種是色漆分開式噴涂工藝方法,該方法對已腰線為分色線的雙色車身來說主要有三項不足,一是清漆均一性較差,分色線接口處易堆漆、產生毛茬。二是車身腰線以上部分遮蔽工作量較大,生產節拍要求較高的涂裝車間很難實現該部分遮蔽,部分分色方案需將車門卸下進行遮蔽才能保證遮蔽效果。三是車身腰線以上部分車門、B柱、前蓋、后背門、側圍均需單獨遮蔽,如遮蔽不嚴,機器人開門內噴過程極易產生漆霧污染車身。第二種是色漆覆蓋式噴涂工藝方法,該方法對已腰線為分色線的雙色車身來說主要不足之處在于,搭接處存在階梯感,該部分缺陷客戶抱怨較多。第三種是色漆分開式一次清漆噴涂工藝方法,該方法主要有三點不足,一是車身腰線以上部分遮蔽工作量較大,生產節拍要求較高的涂裝車間很難實現該部分遮蔽。二是色漆烘干后發生的質量缺陷無法進行修飾打磨,臟點顆粒等質量缺陷極易打磨露底無法修補。三是防護過程中容易對色漆漆面造成劃傷。第四種是色漆覆蓋式一次清漆噴涂工藝方法,該方法主要有兩點不足,一是色漆烘干后發生的質量缺陷無法進行修飾打磨,臟點顆粒等質量缺陷極易打磨露底無法修補。二是防護過程中容易對色漆漆面造成劃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的無套色生產線或已有套色生產線無法保證車身外觀質量問題,提出一種汽車車身柔性化套色涂裝方法。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汽車車身柔性化套色涂裝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底漆,其包括:前處理、電泳、電泳烘干、底涂、PVC和檢查修飾;
步驟二,色漆,進行淺色漆噴涂;
步驟三,清漆,噴漆室溫度為23±2℃,噴漆室濕度為65±5%,噴漆室風速為0.3±0.05m/s,噴漆室潔凈度要求直徑為5-10μm的灰塵<10個;
步驟四,烘干,其要求無過烘烤及不干的狀態,且車身溫度符合涂料要求;
步驟五,一次修飾,對車身缺陷問題檢查、標記,然后進行打磨和拋光修飾操作;
步驟六,套色遮蔽,沿分色線位置將淺色區域完全遮蔽。
步驟七,擦凈,色漆噴涂前對車身內表面利用循環風吹掃車身內部灰塵,風速為10±2m/s,用粘性擦布對車身內外表面進行擦凈;
步驟八,套色色漆,噴漆室溫度為23±2為℃,噴漆室濕度為65±5%,噴漆室風速為0.3±0.05m/s,噴漆室潔凈度要求直徑為5-10μm的灰塵<10個;
步驟九,重復上述步驟三;
步驟十,重復上述步驟四;
步驟十一,二次修飾,對雙色車身分色線位置進行精心打磨,使用P1200砂紙配合氣動打磨機進行打磨,消除分色線位置階梯感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9989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