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化合物、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99188.1 | 申請日: | 2020-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594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5 |
| 發明(設計)人: | 代文朋;高威;張磊;冉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天馬有機發光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471/10 | 分類號: | C07D471/10;C07D471/14;C07D471/20;C07D471/22;C07D487/04;C07D487/10;C07D487/14;C07D491/147;C07D491/22;C07D495/14;C07D495/22;C07D519/00;C07F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思誠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周放 |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化合物 顯示 面板 顯示裝置 | ||
本申請屬于OLED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七元二酰亞胺稠合芳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包括基團A和基團B,基團A和基團B通過稠合連接位點稠合連接,其中,與基團A稠合連接的基團B的個數為1個或2個;X選自N原子、O原子、S原子或C原子;當X選自O原子或S原子時,基團Ar2?L1?不存在;Y1?Y4各自獨立地為C或N;L1和L2各自獨立地選自單鍵、C6?C30亞芳基、C10?C40亞稠芳基、C4?C30亞雜芳基;Ar1和Ar2各自獨立地選自C6?C30芳基、C10?C40稠芳基、C4?C30雜芳基、C6?C40亞稠雜芳基;*表示稠合連接位點。本發明的化合物具有較高的空穴、電子迀移率和熱穩定性,采用化合物制備的OLED器件具有較高的器件效率、較低的開啟電壓和更長的使用壽命。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和顯示裝置。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有機電致發光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含有二酰亞胺結構的化合物,以及包含該化合物的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有機電致發光材料(OLED)作為新一代顯示技術,具有超薄、自發光、視角寬、響應快、發光效率高、溫度適應性好、生產工藝簡單、驅動電壓低、能耗低等優點,已廣泛應用于平板顯示、柔性顯示、固態照明和車載顯示等行業。
按發光機理,OLED發射的光可以分為電致熒光和電致磷光兩種。熒光是單重態激子的輻射衰減躍遷所發射的光,磷光則是三重態激子輻射衰減到基態所發射的光。根據自旋量子統計理論,單重態激子和三重態激子的形成概率比例是1:3。熒光材料內量子效率不超過25%,外量子效率普遍低于5%;電致磷光材料的內量子效率理論上達到100%,外量子效率可達20%。1998年,我國吉林大學的馬於光教授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Forrest教授分別報道了采用鋨配合物和鉑配合物作為染料摻雜入發光層,第一次成功得到并解釋了磷光電致發光現象,并開創性的將所制備磷光材料應用于電致發光器件。
由于磷光重金屬材料有較長的壽命(μs),在高電流密度下,可能導致三線態-三線態湮滅和濃度淬滅,造成器件性能衰減,因此通常將重金屬磷光材料摻雜到合適的主體材料中,形成一種主客體摻雜體系,使得能量傳遞最優化,發光效率和壽命最大化。在目前的研究現狀中,重金屬摻雜材料商業化已成熟,很難開發可替代的摻雜材料。因此,研發新的磷光主體材料成為了一個新的方向。為了實現更好的OLED器件的性能,需要開發性能更加優異的OLED發光主體材料。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包括基團A和基團B,基團A和基團B通過稠合連接位點稠合連接:
其中,與基團A稠合連接的基團B的個數為1個或2個;
X選自N原子、O原子、S原子或C原子;當X選自O原子或S原子時,基團Ar2-L1-不存在;Y1-Y4各自獨立地為C或N;
L1和L2各自獨立地選自單鍵、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亞芳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C10-C40亞稠芳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C4-C30亞雜芳基;
Ar1和Ar2各自獨立地選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C10-C40稠芳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C4-C30雜芳基、取代或者未取代的C6-C40亞稠雜芳基;
*表示稠合連接位點;當*表示的位置不作為稠合連接位點時,其可以被N原子或CRa替代,其中,Ra選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l-C2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雜芳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天馬有機發光顯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天馬有機發光顯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9918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