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散熱優良的新能源汽車單速比減速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97136.0 | 申請日: | 2020-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833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濟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港臺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1/22 | 分類號: | F16H1/22;F16H57/023;F16H57/04;F16H5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7100 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散熱 優良 新能源 汽車 速比 減速器 | ||
1.一種散熱優良的新能源汽車單速比減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機構(1)、動力機構(3)、第一傳動減速機構(4)、蓋板機構(7),所述殼體機構(1)后端與散熱機構(2)前端固定連接;所述動力機構(3)前端與散熱機構(2)后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傳動減速機構(4)后端轉動連接在殼體機構(1)內部右側位置,且第一傳動減速機構(4)與動力機構(3)前端轉動連接;所述第一傳動減速機構(4)左側與第二傳動減速機構(5)右側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傳動減速機構(5)左下方位置與第三傳動減速機構(6)右上方轉動連接;所述第三傳動減速機構(6)包括有第三傳動軸(601)、第三傳動齒輪(602),第三傳動軸(601)中間后側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三傳動齒輪(602);所述蓋板機構(7)后端與殼體機構(1)前端固定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散熱優良的新能源汽車單速比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機構(1)包括有箱體(101)、主軸承A(102)、第一輔軸承A(103)、第二輔軸承A(104)、第三輔軸承A(105),箱體(101)前端面開設有凹槽,箱體(101)為矩形形狀,箱體(101)前端右下方位置設有主軸承A(102),箱體(101)前端右側位置設有第一輔軸承A(103),箱體(101)前端左上方位置設有第二輔軸承A(104),箱體(101)前端左下方位置設有第三輔軸承A(105)。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散熱優良的新能源汽車單速比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機構(2)包括有架體(201)、穿孔(202),架體(201)前端面開設有散熱孔,且架體(201)右下方位置開設有穿孔(202),散熱機構(2)安裝狀態下,架體(201)前端面與箱體(101)后端面固定連接,穿孔(202)位于主軸承A(102)正后方位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散熱優良的新能源汽車單速比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機構(3)包括有電機(301)、主動齒輪(302),電機(301)前端轉軸固定連接有主動齒輪(302),動力機構(3)安裝狀態下,電機(301)前端與架體(201)后端面固定連接,電機(301)轉軸穿過穿孔(202)轉動連接在主軸承A(102)內,主動齒輪(302)位于箱體(101)前端凹槽內。
5.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散熱優良的新能源汽車單速比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減速機構(4)包括有第一傳動軸(401)、第一傳動齒輪A(402)、第一傳動齒輪B(403),第一傳動軸(401)前端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一傳動齒輪A(402),第一傳動軸(401)后端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一傳動齒輪B(403),第一傳動齒輪A(402)比第一傳動齒輪B(403)直徑大一倍,第一傳動減速機構(4)安裝狀態下,主動齒輪(302)與第一傳動齒輪A(402)相嚙合,第一傳動軸(401)后端轉動連接在第一輔軸承A(103)內。
6.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散熱優良的新能源汽車單速比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傳動減速機構(5)包括有第二傳動軸(501)、第二傳動齒輪A(502)、第二傳動齒輪B(503),第二傳動軸(501)前端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二傳動齒輪A(502),第二傳動軸(501)后端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二傳動齒輪B(503),第二傳動齒輪B(503)直徑比第二傳動齒輪A(502)直徑大一倍,第二傳動減速機構(5)安裝狀態下,第一傳動齒輪B(403)與第二傳動齒輪B(503)相嚙合,第二傳動軸(501)后端轉動連接在第二輔軸承A(104)內。
7.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散熱優良的新能源汽車單速比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傳動軸(601)前端位置設有連接塊,第三傳動減速機構(6)安裝狀態下,第三傳動齒輪(602)與第二傳動齒輪A(502)相嚙合,第三傳動軸(601)后端位置轉動連接在第三輔軸承A(105)內。
8.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散熱優良的新能源汽車單速比減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機構(7)包括有封板(701)、主軸承B(702)、第一輔軸承B(703)、第二輔軸承B(704)、第三輔軸承B(705),封板(701)前端右下方位置設有主軸承B(702),封板(701)前端右側位置設有第一輔軸承B(703),封板(701)前端左上方位置設有第二輔軸承B(704),封板(701)前端左下方位置設有第三輔軸承B(705),蓋板機構(7)安裝狀態下,封板(701)后端與箱體(101)前端固定連接,電機(301)轉軸前端轉動連接在主軸承B(702)內,第一傳動軸(401)前端轉動連接在第一輔軸承B(703)內,第二傳動軸(501)前端轉動連接在第二輔軸承B(704)內,第三傳動軸(601)前端轉動連接在第三輔軸承B(705)內,第三傳動軸(601)前端連接塊位于第三輔軸承B(705)前方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港臺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貴港臺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9713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