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電潛泵共用動力線的分層采油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96887.0 | 申請日: | 2020-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30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陳海榮;宋媛媛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海榮 |
| 主分類號: | E21B43/14 | 分類號: | E21B43/14;E21B43/00 |
| 代理公司: | 東營雙橋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羅文遠 |
| 地址: | 257000 山東省東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電潛泵 共用 動力 分層 采油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電潛泵共用動力線的分層采油裝置。其技術方案是:在下層過電纜封隔器的下方安設下層啟動開關和下層電潛泵,在下層過電纜封隔器與上層過電纜封隔器之間安設上層電潛泵、上層啟動開關和相位補償器;所述下層電潛泵的第二動力電纜沿著下層過電纜封隔器向上并聯到上層電潛泵的第一動力電纜,下層電潛泵的下層啟動開關控制線沿著下層過電纜封隔器、上層過電纜封隔器,與上層啟動開關控制線一起再穿過井口的大四通的穿線孔。有益效果是:簡化了井下的動力電纜的結構,避免了偏心結構的過電纜封隔器無法穿入兩組動力電纜的問題,實現了兩個電潛泵用于井下分層采油的目的,使采出油層更加明確,通過電控實現配產,實現了高效采油。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潛泵采油裝置及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雙電潛泵共用動力線的分層采油裝置。
背景技術
在石油的開采中,電潛泵因其高效,穩定,節能,可靠,而被廣泛的應用,但在分層采油上,因為其難以實現多個電潛泵的使用,所以其應用才受到了限制,這種限制主要表現在以下:(1)過電纜封隔器的局限:目前過電纜封隔器大多采用的是美國貝殼公司生產的過電纜封隔器,該工具采用偏心結構(包括過油通道、過電纜通道、出氣通道和控制線通道,一般要求過油通道較大,這就造成整個裝置形成偏心結構,過電纜通道、出氣通道和控制線通道一側的空間受限,不能再增加多個過電纜通道,井下管道空間也受限,不能擴大過電纜封隔器的大小,所以,無法實現多根動力電纜的并排穿越;(2)動力電纜成本較高:因為動力電纜都是特制的,成本較高等因素,針對上述情況,發明實施多個電潛泵共用一根動力線進行穿越過電纜封隔器的方案,就可以很好的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雙電潛泵共用動力線的分層采油裝置,通過一根動力電纜穿過偏心結構的上層過電纜封隔器,然后,再并聯第二根動力電纜連接穿過下層過電纜封隔器連接到下層電潛泵,實現了兩個電潛泵用于井下分層采油的目的。
本發明提到的一種雙電潛泵共用動力線的分層采油裝置,其技術方案是:包括套管(1)、尾管(2)、生產管柱(9)、井口法蘭(10)、大四通(12)、懸掛器(17),大四通(12)安裝在井口法蘭(10)上方,通過懸掛器(17)將生產管柱(9)、電潛泵和尾管(2)下入套管(1),其特征是:電潛泵采用下層電潛泵(3)和上層電潛泵(6),還包括下層啟動開關(4)、下層過電纜封隔器(5)、上層啟動開關(7)、上層過電纜封隔器(8)、下層啟動開關控制線(13)、上層啟動開關控制線(14)、三相動力線(15)和相位補償器(16),通過生產管柱(9)連接下層電潛泵(3)、下層啟動開關(4)、下層過電纜封隔器(5)、上層電潛泵(6)、上層啟動開關(7)、相位補償器(16)和上層過電纜封隔器(8),在下層過電纜封隔器(5)的下方安設下層啟動開關(4)和下層電潛泵(3),在下層過電纜封隔器(5)與上層過電纜封隔器(8)之間安設上層電潛泵(6)、上層啟動開關(7)和相位補償器(16);所述下層電潛泵(3)的第二動力電纜沿著下層過電纜封隔器(5)向上并聯到上層電潛泵(6)的第一動力電纜,第一動力電纜再穿過上層過電纜封隔器(8)沿著井口的大四通(12)的穿線孔連接到三相動力線(15);下層電潛泵(3)的下層啟動開關控制線(13)沿著下層過電纜封隔器(5)、上層過電纜封隔器(8),再穿過井口的大四通(12)的穿線孔;所述上層電潛泵(6)的上層啟動開關控制線(14)穿過上層過電纜封隔器(8),再向上穿過井口的大四通(12)的穿線孔。
優選的,上述相位補償器(16)包括上接頭(a1)、壓帽主體(a2)、下接頭(a3)、防松銷釘(a4)、接頭定位銷釘(a5)、定位調相孔(a6),所述壓帽主體(a2)的上側設有上接頭(a1),且壓帽主體(a2)與上接頭(a1)之間設有防松銷釘(a4),所述壓帽主體(a2)的下側設有一圈定位調相孔(a6),通過與下接頭(a3)上側外壁設有的均勻分布一圈的縱向凹槽(a7)相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海榮,未經陳海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968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