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層涂覆有納米銀的抗菌蠶絲綿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96268.1 | 申請日: | 2020-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09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小勇;胡玲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和繭絲綢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M11/83 | 分類號: | D06M11/83;D06M13/513;D06M10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09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層 涂覆有 納米 抗菌 蠶絲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分層涂覆有納米銀的抗菌蠶絲綿及其制備方法,包括有蠶絲綿,所述蠶絲綿由蠶絲制成,在蠶絲棉的每根蠶絲的外圍依次涂覆有納米銀離子顆粒內層和納米銀離子顆粒外層,且所述納米銀離子顆粒內層和納米銀離子顆粒外層的粒徑和層厚均不相同;本發明將納米銀添加到蠶絲綿的表面,從而使得蠶絲綿具有抗菌的作用,可作為被芯、枕芯、眼罩、棉襖等的填充物,不但舒適,還更健康潔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家紡面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分層涂覆有納米銀的抗菌蠶絲綿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蠶絲是熟蠶結繭時所分泌絲液凝固而成的連續長纖維,也稱天然絲,是一種天然纖維。
納米銀,是利用前沿納米技術將銀納米化,納米技術出現,使銀在納米狀態下的殺菌能力產生了質的飛躍,極少的納米銀可產生強大的殺菌作用,可在數分鐘內殺死650多種細菌,廣譜殺菌且無任何的耐藥性,能夠促進傷口的愈合、細胞的生長及受損細胞的修復,無任何毒性反應,對皮膚也未發現任何刺激反應,這給廣泛應用納米銀來抗菌開辟了廣闊的前景,是最新一代的天然抗菌劑。
納米銀殺菌具有以下特點:1、廣譜抗菌,納米銀顆粒直接進入菌體與氧代謝酶(-SH)結合,使菌體窒息而死的獨特作用機制,可殺死與其接觸的大多數細菌、真菌、霉菌、孢子等微生物。經國內八大權威機構研究發現:其對耐藥病原菌如耐藥大腸桿菌、耐藥金葡萄球菌、耐藥綠膿桿菌、化膿鏈球菌、耐藥腸球菌,厭氧菌等有全面的抗菌活性;對燒燙傷及創傷表面常見的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白色念珠菌及其它G+、G-性致病菌都有殺菌作用;對沙眼衣原體、引起性傳播性疾病的淋球菌也有強大的殺菌作用。一種抗生素能殺滅大約6種病原體,而納米銀可殺滅數百種致病微生物。殺滅細菌、真菌、滴蟲、支/衣原體、淋球菌,殺菌作用強,對抗菌素耐藥菌有同樣殺滅作用!2、強效殺菌,據研究發現,Ag可在數分鐘內殺死650多種細菌。納米銀顆粒與病原菌的細胞壁/膜結合后,能直接進入菌體、迅速與氧代謝酶的巰基(-SH)結合,使酶失活,阻斷呼吸代謝使其窒息而死。獨特的殺菌機理,使得納米銀顆粒在低濃度就可迅速殺死致病菌。3、滲透性強,納米銀顆粒具有超強的滲透性,可迅速滲入皮下2mm殺菌,對普通細菌、頑固細菌、耐藥細菌以及真菌引起的較深處的組織感染均有良好的殺菌作用。4、修復再生,納米銀可促進傷口愈合,促進受損細胞的修復與再生,去腐生肌,抗菌消炎改善創傷周圍組織的微循環,有效地激活并促進組織細胞的生長,加速傷口的愈合,減少疤痕的生成。5、抗菌持久,納米銀顆粒外有一層保護膜,能逐漸釋放,所以抗菌效果持久。6、無耐藥性,納米銀屬于非抗菌素殺菌劑:納米銀能殺滅各種致病微生物,比抗菌素更強,10nm大小的納米銀顆粒獨特抗菌機理可迅速直接殺死細菌,使其喪失繁殖能力,因此,無法生產耐藥性的下一代,能有效避免因耐藥性而導致反復發作久治不愈。
目前,已出現納米銀應用在絲綢上,但是其制備方法較為簡單,效率較低,制備時間較長,耗能較多,并且產品的耐久性不夠理想,因此,解決這一類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分層涂覆有納米銀的抗菌蠶絲綿,包括有蠶絲綿,所述蠶絲綿由蠶絲制成,其特征在于:在蠶絲棉的每根蠶絲的外圍依次涂覆有納米銀離子顆粒內層和納米銀離子顆粒外層,且所述納米銀離子顆粒內層和納米銀離子顆粒外層的粒徑和層厚均不相同。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納米銀離子顆粒內層的納米銀離子顆粒的粒徑小于納米銀離子顆粒外層的納米銀離子顆粒的粒徑。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納米銀離子顆粒內層的厚度大于所述納米銀離子顆粒外層的厚度。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納米銀離子顆粒內層和納米銀離子顆粒外層中的納米銀離子顆粒為無色透明狀。
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納米銀離子顆粒內層的納米銀離子顆粒粒徑為2~5nm,所述納米銀離子顆粒外層的納米銀離子顆粒粒徑為25~50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和繭絲綢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和繭絲綢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962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D06M 對纖維、紗、線、織物、羽毛或由這些材料制成的纖維制品進行D06類內其他類目所不包括的處理
D06M11-00 用無機物或其配合物處理纖維、紗、線、織物或這些材料制成的纖維制品;和機械處理相結合的處理,如絲光
D06M11-01 .用氫、水或重水;用金屬氫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們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鹵素;用氫鹵酸或其鹽,用氧化物或鹵素的含氧酸或其鹽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氫氧化物或過化合物;從具有兩性元素—氧鍵的陰離子衍生的鹽
D06M11-51 .用硫、硒、碲、釙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