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磨損的齒輪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96127.X | 申請日: | 2020-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400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德珠 | 申請(專利權)人: | 萊蕪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3P15/14 | 分類號: | B23P1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飛 |
| 地址: | 271199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耐磨 齒輪 制造 方法 | ||
1.一種耐磨損的齒輪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原料準備:將高碳鋼作為齒輪原料主體,將齒輪原料主體的外側通過氣相沉積法滲透碳元素;
S2、削切:通過滾刀式削切機床齒輪輪原料主體進行削切,然后再進行去毛刺;
S3、外壁處理:淬火前對齒輪原料進行高能離子注滲碳化鎢材料和碳化鉻復合材料,然后在淬火冷卻,進行初步拋光;
S4、磷化處理:將齒輪原料的外壁兩側分別浸泡在鋅系磷酸液中,干燥后,通過鈍化液進行鈍化;
S5、整體拋光:通過拋光機,對齒輪原料的齒槽進行拋光和上油作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磨損的齒輪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根據S1中的操作步驟,首先選用齒輪,齒輪都具體尺寸如下:選用直徑大于1.5倍的直齒輪原料主體,齒輪原料主體的外壁進行除銹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磨損的齒輪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根據S1中的操作步驟,所述碳元素的前驅體進行高壓氣化,然后混合納米陶瓷粉體進行氣相沉積法進行滲透,所述碳元素的滲透至0.5倍直徑的齒輪原料主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磨損的齒輪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根據S2中的操作步驟,所述滾刀式削切機床在削切時,轉速不超過240轉每秒,同步注入潤滑劑,注入流量在室溫28攝氏度情況下大于10立方厘米每秒。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磨損的齒輪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根據S2中的操作步驟,所述毛刺通過180目打磨機進行打磨,按照先外壁兩側后齒槽的原則進行打磨,去除毛刺后,必須進行潤滑劑同步沖洗,且注入流量在室溫28攝氏度情況下大于10立方厘米每秒,所述齒輪原料主體在84攝氏度下預熱烘干3.5小時。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磨損的齒輪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根據S3中的操作步驟,所述碳化鎢與碳化鉻復合材料的質量比為1:1.17,且碳化鎢與碳化鉻與齒輪原料主體的質量比為1.3:1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磨損的齒輪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根據S3中的操作步驟,所述高能離子注入的厚度需達到7.8毫米的厚度以上,所述淬火采用分級淬火,齒輪原料在低溫鹽浴或堿浴爐中淬火,鹽浴或堿浴的溫度在Ms點附近,齒輪原料在這一溫度停留2分鐘到5分鐘,然后取出空冷。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磨損的齒輪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根據S4中的操作步驟,所述齒輪原料主體的外壁兩側浸泡到鋅系磷酸溶液中,且在80攝氏度-90攝氏度的環境下進行處理,時間為10-20分鐘,形成磷化膜厚達10-30克/平方米,鋅系磷酸溶液游離酸度與總酸度的比值為1:7。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磨損的齒輪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根據S4中的操作步驟,所述鈍化液采用HNO3、濃H2SO4、HClO3、K2Cr2O7、KMnO4按照1:1.4:1.6:0.1的比例混合,所述鈍化后的外壁必須保證表面粗糙度低于RAL.6UM。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耐磨損的齒輪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根據S5中的操作步驟,所述整體拋光采用1000目的砂紙進行打磨,主要打磨的位置集中在鈍化外壁和磷化處理的外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萊蕪職業技術學院,未經萊蕪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9612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