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陶瓷加工用自動上釉設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095105.1 | 申請日: | 2020-10-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651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鄭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亞歐陶瓷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11/04 | 分類號: | B28B11/04;B28B11/24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8191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陶瓷 工用 自動 上釉 設備 | ||
本發(fā)明涉及陶瓷上釉設備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陶瓷加工用自動上釉設備,包括上釉桶,上釉桶的兩側外壁均固定連接有螺紋筒,螺紋筒的內壁螺紋連接有螺紋桿,兩個螺紋桿的桿壁均固定套接有鏈輪,兩個鏈輪的外壁共同連接有鏈條,兩個螺紋桿的底端均固定套接有滾動軸承,兩個滾動軸承的外壁共同固定套接有底板,底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與其中一個螺紋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該陶瓷加工用自動上釉設備,能夠實現(xiàn)陶瓷自動上釉,同時通過烘干機構提高陶瓷上釉干燥的速度,且不會出現(xiàn)釉料下滑堆積而造成陶瓷避免釉料不均勻的情況,進而提高了陶瓷上釉加工的效率和質量,也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陶瓷上釉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陶瓷加工用自動上釉設備。
背景技術
陶瓷是陶器與瓷器的統(tǒng)稱,同時也是我國的一種工藝美術品,遠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已有風格粗獷、樸實的彩陶和黑陶。陶與瓷的質地不同,性質各異。陶,是以粘性較高、可塑性較強的粘土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細微氣孔和微弱的吸水性,擊之聲濁。瓷是以粘土、長石和石英制成,半透明,不吸水、抗腐蝕,胎質堅硬緊密,叩之聲脆,陶瓷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在瓷坯表面上釉,以便保障陶瓷加工的美觀性。
現(xiàn)有的陶瓷加工上釉過程大多采用人工操作,但人工操作過程較為繁瑣不便,費時費力,影響陶瓷上釉加工的效率,同時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以及目前陶瓷上釉后靜置風干效率較慢,且釉料靜置后容易下滑堆積,并造成陶瓷釉料厚度不均,進而影響陶瓷上釉的質量。
發(fā)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陶瓷加工用自動上釉設備,具備能夠實現(xiàn)陶瓷自動上釉,同時通過烘干機構提高陶瓷上釉干燥的速度,且不會出現(xiàn)釉料下滑堆積而造成陶瓷避免釉料不均勻的情況,進而提高了陶瓷上釉加工的效率和質量,也降低了工作人員勞動強度等優(yōu)點,解決了陶瓷人工上釉操作過程較為繁瑣不便,影響陶瓷上釉加工的效率,同時增加了,影響陶瓷上釉加工的效率,同時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以及目前陶瓷上釉后靜置風干效率較慢,且釉料靜置后容易下滑堆積,并造成陶瓷釉料厚度不均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xiàn)上述能夠實現(xiàn)陶瓷自動上釉,同時通過烘干機構提高陶瓷上釉干燥的速度,且不會出現(xiàn)釉料下滑堆積而造成陶瓷避免釉料不均勻的情況,進而提高了陶瓷上釉加工的效率和質量,也降低了工作人員勞動強度的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陶瓷加工用自動上釉設備,包括上釉桶,所述上釉桶的兩側外壁均固定連接有螺紋筒,所述螺紋筒的內壁螺紋連接有螺紋桿,兩個所述螺紋桿的桿壁均固定套接有鏈輪,兩個所述鏈輪的外壁共同連接有鏈條,兩個螺紋桿的底端均固定套接有滾動軸承,兩個所述滾動軸承的外壁共同固定套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與其中一個所述螺紋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開設有固定通孔,且固定通孔的孔壁固定連接有導管,所述上釉桶的上表面開設有與導管相配合的圓孔,所述導管的管壁活動套接有橡膠套,所述橡膠套的上表面與上釉桶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橡膠套的下表面與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導管的內壁固定連接有轉動機構,所述轉動機構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支撐網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彎管,所述彎管的頂端通過連接軸承轉動連接有頂板,所述頂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橡膠墊,所述彎管的外壁固定連接有烘干機構。
優(yōu)選的,所述轉動機構包括與多個與導管內壁固定連接的密封軸承,多個所述密封軸承的內壁固定連接有轉動桿,所述導管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的底端與轉動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轉動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U形桿,所述U形桿的上表面與支撐網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烘干機構包括與彎桿外壁固定連接的空心塊和加熱箱,所述加熱箱的底端內壁固定連接有風扇,所述加熱箱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電加熱管,所述加熱箱的上表面固定連通有連通罩,所述連接罩的上表面固定連通有軟管,所述軟管的頂端與空心塊的外壁固定連通,所述空心塊的靠近上釉桶的一側固定連通有多個出氣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亞歐陶瓷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安徽省亞歐陶瓷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9510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