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運維行為識別功能的戶外成套設備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92687.8 | 申請日: | 2020-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1179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君海;張海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電力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7/18 | 分類號: | H04N7/18;H04L29/08;G07C9/25;G06Q1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東方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吳倩 |
| 地址: | 056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行為 識別 功能 戶外 成套設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運維行為識別功能的戶外成套設備,包括信息處理模塊,所述信息處理模塊的一端設有數據傳輸模塊,所述數據傳輸模塊和信息處理模塊相互連接,所述數據傳輸模塊的一端連接有光纖等有線網絡;一種具有運維行為識別功能的戶外成套設備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運維人員在電力成套設備的智能屏幕上操作與成套設備的智能單元交互申請打開成套設備,按照智能單元提示完成人臉信息采集。本發明不僅可以對運維人員行為進行實時分析,而且可以進行實時監督和指導,有助于排除隱患,提高安全性,同時可以合理規范操作人員的維護態度,及時對違規現象進行發現和處理,提高維護效率,降低維護成本和維護時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交通、新能源、電力系統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運維行為識別功能的戶外成套設備和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遠動箱站運維中,存在以下問題缺陷:
1、運維小組為多人時,無法對實際操作的人員身份進行有效識別。
2、運維小組人員的操作行為正確與否無法進行實時跟蹤。
3、對維護人員的維護范圍無法進行限制,無法驗證其可維護范圍。
4、運維中心與運維現場有十幾公里、幾十公里甚至更遠距離,目前運維人員在運維現場與運維中心多通過手機或者對講機聯系。運維中心對運維現場信息收集不夠全面,不能對運維現場進行監督,不能給予及時準確指導。
運維過程中運維組人員較多,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違規人員的違規行為會對,設備和人員構成安全隱患,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具有運維行為識別功能的戶外成套設備和使用方法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具有運維行為識別功能的戶外成套設備和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運維行為識別功能的戶外成套設備,包括信息處理模塊,所述信息處理模塊的一端設有數據傳輸模塊,所述數據傳輸模塊和信息處理模塊相互連接,所述數據傳輸模塊的一端連接有光纖等有線網絡,所述信息處理模塊的兩端均連接有觸摸屏和音頻模塊,所述信息處理模塊的一端連接有人臉信息采集模塊和視頻音頻信息采集模塊,所述數據傳輸模塊的一端連接有5g網絡。
一種具有運維行為識別功能的戶外成套設備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運維人員在戶外成套設備的智能屏幕上操作與戶外成套設備的智能單元交互申請打開戶外成套設備,按照智能單元提示完成人臉信息采集;
S2、智能系統通過攝像采集申請人員人臉信息與維護中心的人臉信息庫進行比對驗證;
S3、通過驗證后,智能單元將戶外成套設備門鎖置于可被打開的狀態,運維人員,通過刷ID卡開啟箱站門;
S4、智能單元通過對人員的行為分析,判定行為是否違規,對于違規行為進行發出就地和遠傳警告;
S5、運維中心通過視頻和音頻系統對運維人員和運維行為進行監督、管理和指導,進行實時溝通,通過智能單元的視頻采集系統運維中心可以看到運維現場的實時畫面,通過音頻系統跟運維現場人員溝通。
優選地,視頻、音頻、溫度、濕度、煙霧、降雨量等信息經過智能模塊處理通過5G通信模塊實時送至運維中心,運維中心通過分析這些信息,做出運維管理和決策。
優選地,所述步驟S2中無法通過人臉識別驗證時,ID卡無法打開鐵路箱站。
優選地,供電局運維中心事先劃定某一運維人員權限。
優選地,所述步驟S1中智能單元通過有線網絡或者5G中的一種方式與遠方運維主站進行信息交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電力裝備有限公司,未經河北電力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9268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