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擬餌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90906.9 | 申請日: | 2020-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556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6 |
| 發明(設計)人: | 中道理介;川崎辰朗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島野 |
| 主分類號: | A01K85/01 | 分類號: | A01K85/01;A01K8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夏正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韓登營;蔣國偉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擬餌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擬餌。本發明所涉及的擬餌(2)具有:主體(4),其內部具有空腔(22);和搖擺部(12),其在該空腔(22)內可動地被安裝于該主體(4)并放出光。所述主體(4)構成為能夠從外部視覺確認來自所述搖擺部(12)的光。所述搖擺部(12)具有在該擬餌(2)從動作狀態變為停止狀態后仍可動作的彈性。據此,本發明的擬餌具有優異的組裝性并在動作停止后仍吸引食魚性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釣魚的擬餌(lure)。
背景技術
大口黑鱸(micropterus salmoides)、鰤魚及其幼魚、鱸魚等大型的魚捕食小魚。這些大型的魚被稱為食魚性魚(fish eater)。作為捕獲食魚性魚的方式,普及有擬餌釣魚法。在擬餌釣魚法中,使用疑似小魚等魚餌的擬餌。擬餌通過被拋出(cast)而在空中飛行,不久落入水中。通過卷繞釣線而使擬餌在水中游動。將該擬餌誤認為是魚餌的食魚性魚咬住擬餌。安裝于擬餌的魚鉤刺入食魚性魚,從而將食魚性魚釣上來。食魚性魚咬住擬餌的頻率被稱為上鉤率。
為了提升上鉤率,而對擬餌做了各種改進。例如,在擬餌上進行有光澤的涂裝。在該擬餌中,當擬餌動作時,光的反射狀態發生變化,來吸引食魚性魚。另一種擬餌在擬餌體內的空間中具有撥浪鼓球(Rattle ball)。當擬餌動作時,該球滾動而發光聲音,吸引食魚性魚。還已知一種擬餌,當拉動該擬餌時,該擬餌邊振動邊游動。這些種類的擬餌已被株式會社島野發行的“2017島野漁具目錄”公開。
[現有技術文獻]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株式會社島野發行的“2017島野漁具目錄”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在擬餌釣魚法中,釣魚者在拋出擬餌之后,反復進行拉動釣線的動作和停止該拉動的動作。當停止拉動擬餌時,在靜水區域、海流和海浪少的海域等水基本上不流動的場所,擬餌的動作基本上停止。只要能夠在擬餌的動作停止后仍可吸引食魚性魚,就能夠提高上鉤率。另一方面,若為了實現該上鉤率而使擬餌的結構變得復雜,則可能會導致擬餌的組裝性下降。希望有一種通過簡單的結構,在該擬餌的動作停止后仍可吸引食魚性魚的擬餌。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優異的組裝性且在擬餌的動作停止后仍可吸引食魚性魚的擬餌。
[用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所涉及的擬餌具有:主體,其內部具有空腔;和搖擺部,其在該空腔內可動地被安裝于所述主體,并放出光。所述主體構成為,能夠從外部視覺確認來自所述搖擺部的光。所述搖擺部具有在所述擬餌從動作狀態變為停止狀態后仍可動作的彈性。
優選為,所述搖擺部是接收來自外部的光并放出光的反射體、熒光體、磷光體或透射體。
優選為,所述搖擺部的材質是聚合物組成物(polymer composition)或金屬。更優選為,所述搖擺部的材質是基礎聚合物為硅橡膠的聚合物組成物。
所述搖擺部可以是自身放出光的發光體。
優選為,該擬餌還具有配重體,該配重體被安裝在所述搖擺部的下側部分。
優選為,該擬餌還具有可動區域限制機構,該可動區域限制機構限制所述搖擺部的動作范圍。
[發明效果]
本發明所涉及的擬餌具有搖擺部,該搖擺部可動地被安裝在主體的空洞內,并放出光。從外部能夠視覺確認來自該搖擺部的光。該搖擺部具有在該擬餌從動作狀態變為停止狀態后仍可動作一段時間的彈性。來自搖擺部的光的可見方式在該擬餌成為停止狀態后也會發生變化。通過該擬餌,在擬餌的動作停止后仍可吸引食魚性魚。而且,該擬餌的結構簡單。通過該擬餌實現了良好的組裝性。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擬餌的側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島野,未經株式會社島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9090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