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林下草莓育苗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90300.5 | 申請日: | 2020-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424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孫楊;韓偉;王俊峰;馬秀明;劉炳福;繆軍;孫家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22/05 | 分類號: | A01G22/05;A01G13/00;A01B79/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顏洪嶺 |
| 地址: | 2501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林下 草莓 育苗 方法 | ||
1.一種林下草莓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林地選擇
選擇土層肥沃、疏松、地面平整、郁閉度為0.5-0.7的3-5年生楊樹林,楊樹林的行距不小于6米,株距不小于2.5米,清除楊樹林下的殘枝,清理樹干上著生側枝,枝下高保留2.0米以上,清除灌木和雜草,露出表層土;
2)殺蟲滅菌
步驟1)工作完成后,用等體積的質量濃度為0.5%多菌靈和質量濃度為0.5%高效氯氰菊酯混合水溶液,對樹干、枝葉及地面進行噴霧殺蟲滅菌;
3)整地施肥
對清理后的林地施足基肥,每畝林地施腐熟有機肥2000-3000千克,45%硫酸鉀型三元復合肥30-40千克,過磷酸鈣20-30千克,并施0.1%惡霉靈顆粒劑1.5-2.5千克和5%辛硫磷顆粒劑4-6千克,防治土傳病害及地下害蟲;
4)耕耙做壟
對林間土地耕勻耙細后做成180厘米寬的高壟,壟溝寬35厘米,壟溝深40厘米,壟埂平直,壟頂面中間高兩側低;
做壟后噴施除草劑封閉雜草,每畝用60%丁草胺乳油和33%二甲戊靈乳油稀釋500-600倍,配成混合液,在土壤潤濕時均勻噴施,然后在壟中間鋪設2道孔距為10厘米的滴灌管,方便后期澆水,控制土壤濕度;
5)選擇母株
選擇脫毒原種苗、一代或二代苗作繁殖生產苗的母株;在生產園中選擇品種性狀典型、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新葉展開正常、小葉形態完整、葉色濃綠、葉柄短而粗壯、根系發達、新莖粗0.8-1.2cm、3葉1心、根系8條以上的匍匐莖子苗作母株;
然后用25%嘧菌酯1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1500倍液、50%多菌靈1000倍液,加0.136%赤·吲乙·蕓苔可濕性粉劑5000倍液蘸根10-15 min,待根系無滴水后再定植;
6)母株定植
在3月下旬-4月上旬,做壟后間隔7天以上進行定植,定植行距0.7-0.8m、株距0.9-1m,每667m2栽400-1200株,定植深度以苗心與地面齊平為準,母株栽種后灌水,次日再復水1次,直到活棵;母株發生期保持土壤濕潤,干旱時于傍晚溝灌,優先采用滴灌或滲灌方式;
7)田間管理
在母株成活后噴施一次赤霉素,濃度為40-50毫克/升;或在5月上旬對準心葉噴40-50毫克/升赤霉素,每株種苗用藥水量為5毫升,間隔10天再噴一次;
在母株的花序顯露時摘除花序,摘除全部花蕾和花序、老葉病葉,保留4-6片新葉;6月開始,把草莓葡匐莖和子苗擺布均勻,并用育苗夾或鐵絲壓住固定;
每株保留30-50棵生產苗,拔除繁苗母株,當每畝地繁育至3-4萬苗時,噴施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或43%戊唑醇懸浮劑5000倍液,或12.5%烯唑醇2000倍液,或15%多效唑粉劑1200倍液,每隔10-15天連續噴霧2-3次;起到減緩種苗生長勢,殺滅真菌,利于后期花芽分化;
8)病蟲害防治
為了防治病蟲害,清除田間雜草和枯枝殘葉,選擇晴天摘除草莓老葉,并集中燒毀或深埋;
炭疽病可用45%咪鮮胺微乳劑1000-1200倍液噴霧防治,用藥3-5次,每次間隔7-10d;葉斑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灑噴霧防治,用藥3-5次,每次間隔7d;白粉病可用250g/L吡唑嘧菌酯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用藥3-5次,每次間隔10d;蚜蟲可用10%啶蟲脒微乳劑50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 倍液噴霧防治;紅蜘蛛可用20%噠螨靈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噴霧防治;薊馬用物理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在田間懸掛藍色粘蟲板的同時,噴施22%氟啶蟲胺腈3000倍液或3%啶蟲脒乳油1000倍液。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林下草莓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選擇4年生楊樹林,郁閉度為0.6,行距為7m,株距為3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林下草莓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定植行距0.8m,株距0.9m,每667m2栽1000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未經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9030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