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架滑入式模具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89285.2 | 申請日: | 2020-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494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秋順;鄭東升;田建軍;歐陽光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博碩科技(江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33 | 分類號: | B29C45/33;B29C45/26;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德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8 | 代理人: | 傅磊 |
| 地址: | 343100***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內架滑入式 模具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內架滑入式模具結構。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通過連接栓與鎖緊塊連接,鎖緊塊與滑塊緊密接觸,所述滑塊上設置有彈簧,滑塊與內架接觸,所述內架旁邊設置有模具封膠面,鎖緊塊與滑塊的接觸面為斜面,鎖緊塊上下滑動帶動滑塊左右移動,帶動內架與模具封膠面打開或閉合。本發明此模具結構目前開發應用于C14插頭連接器成型模具上,其功能在于增加滑塊結構,使模具合模時,滑塊可以傳動內架慢慢貼合封膠面,不致于造成壓傷內架或成型跑毛邊等不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內架滑入式模具結構,屬于電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模具結構,合模時為直接合模;固定無滑塊式,完全靠人員操作控制,不防呆;由于合模時C14支架后段面需要封膠,且支架成型有尺寸公差,所以現有模具很難做到完全貼合;支架長了會造成外殼壓傷,短了則會跑毛邊。
發明內容
本專利提供了一種內架滑入式模具結構,此模具結構目前開發應用于C14插頭連接器成型模具上,其功能在于增加滑塊結構,使模具合模時,滑塊可以傳動內架慢慢貼合封膠面,不致于造成壓傷內架或成型跑毛邊等不良。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手段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一種內架滑入式模具結構,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通過連接栓與鎖緊塊連接,鎖緊塊與滑塊緊密接觸,所述滑塊上設置有彈簧,滑塊與內架接觸,所述內架旁邊設置有模具封膠面,鎖緊塊與滑塊的接觸面為斜面,鎖緊塊上下滑動帶動滑塊左右移動,帶動內架與模具封膠面打開或閉合。
內架與模具封膠面打開時,兩者之間有1.0mm的間隙。
基座與固定架固定連接,所述鎖緊塊穿過固定架,滑塊設置在固定架上方,彈簧設置在固定架內。
成型前,內架裝入滑塊中,再將模條放入后模中,此時,在第一彈簧的作用下,內架與模具封膠面兩者之間有1mm的間隙。
合模過程中,鎖緊塊斜面慢慢貼合滑塊斜面,直至擠緊,使內架與模具封膠面完全貼合,達到成型時封膠的作用。
開模過程中,彈簧輔助彈出模條,保證開模時模條留在下模,同時,鎖緊塊斜面與滑塊斜面慢慢分離,直至開模完成,取出模條,分離產品。
本發明在非合模狀態下,在滑塊彈簧的作用下,滑塊會向后退1.0mm,此時內架與模具封膠面有1.0mm的間隙,方便半成品放入模具內;合模時,鎖緊塊向下運動,壓緊滑塊,使得滑塊向右頂緊支架,支架封膠面完全貼合模具。
本發明的模具結構目前開發應用于C14插頭連接器成型模具上,其功能在于增加滑塊結構,使模具合模時,滑塊可以傳動內架慢慢貼合封膠面,不致于造成壓傷內架或成型跑毛邊等不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增加滑塊結構,使模具合模時,滑塊可以傳動內架慢慢貼合封膠面,不致于造成壓傷內架或成型跑毛邊等不良。
附圖說明
圖1為常規模具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常規模具的方框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鎖緊塊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滑塊內部結構圖。
圖6為本發明上模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下模及模條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博碩科技(江西)有限公司,未經博碩科技(江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8928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