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交、直流子微網控制方法及子微網群間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87600.8 | 申請日: | 2020-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522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5 |
| 發明(設計)人: | 楊煒晨;梁志峰;李淼;苗世洪;張世旭;劉志偉;汪鵬;曹侃;周鯤鵬;葉暢;王友懷;胡曉峰;伊華茂;吳煉;孫凌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2J5/00 | 分類號: | H02J5/00;H02J3/00;H02J3/38;H02J3/46;H02J3/50;H02J1/10;G06Q50/06;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華中科技大學專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直流 子微網 控制 方法 子微網群間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交、直流子微網控制方法及子微網群間控制方法,屬于微電網和配電網控制領域,包括:交流子微網控制層面,引入基于離散一致性協議的成本微增量、頻率、節點電壓及無功分配二次調整項,使得交流子微網各分布式電源等成本微增量,無功按比例分配,頻率和公共母線電壓恢復至參考值;直流子微網控制層面,引入基于離散一致性協議的成本微增量、和節點電壓分配二次調整項,使得直流子微網各分布式電源等成本微增量,公共母線電壓恢復至參考值;子微網間協同控制層面,基于成本微增量偏差構造換流器本地控制策略,并進一步引入基于離散一致性的二次調整項,實現功率在不同子微網間的經濟分配。實現子微網內及子微網間的自治經濟控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電網和配電網控制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交、直流子微網控制方法及子微網群間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以光伏、風機為代表的分布式電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快速發展,使得配電網更加綠色環保的同時,也為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帶來了嚴峻挑戰。微電網作為接納分布式電源的有效手段,已成為分布式電源并網消納的重要方式,由多個交、直流子微網構成的交直流混合配電網也得到了廣泛關注。交直流混合配電網的經濟控制策略分為子微網內部控制策略和子微網群間控制策略兩部分,從而實現各子微網內部的自治穩定、功率經濟分配,以及實現交、直流子微網和雙向換流器(Interlinking Converter,ILC)之間的協同優化運行。
現有的交、直流子微網及混合配電網通常采用下垂控制策略,根據各DG單元的容量均衡分配功率。該方法在進行功率分配時未考慮DG單元的經濟特性,不能實現對微電網的經濟控制,無法滿足交直流混合配電網的經濟運行需求。因此,亟需研究面向交直流混合配電網的經濟控制方法。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改進需求,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交、直流子微網控制方法及子微網群間控制方法,其目的在于實現對交流子微網、直流子微網的自治經濟控制,并實現交直流混合配電網的分布式自治協調經濟控制。
為實現上述目的,按照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交流子微網控制方法,所述交流子微網包括多個分布式電源,方法包括:S1,利用任一分布式電源與其他每一分布式電源之間的成本微增量差值、頻率差值、節點電壓差值和無功功率差值,對所述任一分布式電源的成本微增量、頻率、節點電壓和無功功率分別進行更新,并計算各更新值與相應模擬值之間的差值,得到成本微增量偏差、頻率偏差、節點電壓偏差和無功功率偏差;S2,對于每一分布式電源,分別對其成本微增量偏差和頻率偏差進行PI調節,并將PI調節結果相加以得到其有功二次控制項;分別對其節點電壓偏差和無功功率偏差進行PI調節,并將PI調節結果相加以得到其無功二次控制項;S3,利用各分布式電源的有功二次控制項調節其成本微增量和頻率,并利用各分布式電源的無功二次控制項調節其節點電壓和無功功率,使得各分布式電源調節后的成本微增量相等,所述交流子微網的頻率和公共母線電壓等于預設的參考頻率和參考公共母線電壓,且各分布式電源調節后的無功功率與其無功/電壓下垂系數的乘積相等。
更進一步地,所述操作S1中更新后得到的成本微增量、頻率、節點電壓和無功功率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華中科技大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876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