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天然谷蛋白的鋼筋混凝土復合阻銹劑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87530.6 | 申請日: | 2020-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795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召才;張津瑞;祝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24/14 | 分類號: | C04B24/14;C04B103/61 |
| 代理公司: | 鄭州紅元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宋巧蘭 |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天然 谷蛋白 鋼筋混凝土 復合 阻銹劑 | ||
本發明屬于腐蝕科學與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天然谷蛋白的鋼筋混凝土復合阻銹劑。所述復合阻銹劑由天然谷蛋白、添加劑和輔料組成,可用于減緩或抑制鋼筋混凝土結構在氯離子或二氧化碳侵蝕下鋼筋銹蝕的發生。本發明的復合阻銹劑是環境友好型的鋼筋阻銹劑,具有綠色低毒、制備工藝簡單、谷蛋白易獲取、可再生資源的等特點,適用于混凝土結構工程的鋼筋腐蝕防護,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腐蝕電化學科學與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天然谷蛋白的鋼筋混凝土復合阻銹劑。
背景技術
混凝土因具有原料來源豐富,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成熟等特點,仍是當今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在常規情況下,混凝土對埋置在其中的鋼筋是具有保護作用的,這是因為水泥水化產生的氫氧化鈣以及鉀、鈉等離子的高堿性孔隙液會使鋼筋表面鈍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護層的緣故。但是,由于混凝土碳化造成pH降低或者受氯化物侵蝕污染,會破壞鈍化膜引起鋼筋腐蝕的發生,進而腐蝕產物的積聚產生突發膨脹應力造成混凝土開裂和剝落。
引入阻銹劑可以有效降低鋼筋的腐蝕速率,抑制鋼筋腐蝕的發展惡化,是預防和減緩氯離子侵蝕污染混凝土引起的鋼筋腐蝕較為實用而簡便的方法。因為阻銹劑是一次性使用長期有效、施工簡單、且不從根本上改變混凝土自身的性能等優點而被廣泛地應用于鋼筋混凝土防腐工程中。例如以亞硝酸鹽為代表的無機阻銹劑,可使鋼筋表面鈍化或者在其表面形成沉積膜,而使其混凝土結構工程中表現出優異的阻銹效果,在上個世紀得到了廣泛的引用。但隨著現代社會對低能耗、零排放等環保指標的迫切需求,一些有害有毒,成本較高的阻銹劑將逐漸被限制和禁止使用,環境友好的植物型阻銹劑已逐漸引起國內外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關注。例如有從蘿卜(一種基于蘿卜提取液的鋼筋阻銹劑及制備方法與應用-CN201811374955.8)、蘋果(一種基于蘋果提取液的鋼筋阻銹劑及制備方法與應用-CN201811375251.2)、蔬菜垃圾(一種用蔬菜垃圾提取物制作的鋼筋阻銹劑及阻銹劑的應用方法-CN201610111586.8)和海帶(一種海帶提取液鋼筋阻銹劑及應用-CN201310186500.4)中提取有效成份做鋼筋阻銹劑使用。本發明是以天然谷蛋白為主的有效阻銹成份,再與添加劑和輔料復配后,制成一種環境友好的鋼筋混凝土復合阻銹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天然谷蛋白的鋼筋混凝土復合阻銹劑,所述復合阻銹劑由天然谷蛋白、添加劑和輔料組成,可用于減緩或抑制鋼筋混凝土結構在氯離子或二氧化碳侵蝕下鋼筋銹蝕的發生。本發明的復合阻銹劑是環境友好型的鋼筋阻銹劑,適用于混凝土結構工程的鋼筋腐蝕防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基于天然谷蛋白的鋼筋混凝土復合阻銹劑,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組分,天然谷蛋白15%-40%,輔料50%-70%,添加劑0-20%。
進一步,所述天然谷蛋白為麥谷蛋白、玉米谷蛋白、稻米谷蛋白中的一種。更進一步,所述天然谷蛋白為堿溶性谷蛋白,優選為堿溶性麥谷蛋白,其是發揮阻銹作用的主要組份。
進一步,所述輔料為硅灰或磨細礦渣,優選為硅灰,其作用是改善或消除因谷蛋白的引入所引起的水泥及其混凝土力學性能與耐久性的劣化作用。
更進一步,所述硅灰的化學組成為,以質量百分比計,95%~96.7%SiO2,0.80%~1.2%Al2O3,0.6%~1.2%Fe2O3,0.6%~0.8%MgO,0.2%~0.4%CaO,1.1%~1.5%Na2O。
更進一步,所述磨細礦渣的化學組成為,以質量百分比計,32%~49%CaO,32%~41%SiO2,6%~17%Al2O3,2%~13%MgO,0.1%~4%MnO,0.2%~4%Fe2O3,0.2%~2%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理工大學,未經河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875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