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肺結節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87517.0 | 申請日: | 2020-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84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肖志勇;錢寶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7/00 | 分類號: | G06T7/00;G06T7/11;G06T7/194;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大連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劉秋彤;梅洪玉 |
| 地址: | 21412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卷積 神經網絡 結節 檢測 方法 | ||
一種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肺結節檢測方法,屬于深度學習圖像檢測領域。本發明提取完肺實質后,不僅可以有效提高神經網絡的對目標區域的關注,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參數數量。在完成初步的候選結節檢測的步驟后,選取了靠近肺結節中心的目標區域做結節檢測,縮小了整體檢測的范圍,得到了比較準確的分類效果,提高了分類的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深度學習圖像檢測領域,涉及一種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肺結節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早期的肺結節通常很小,沒有固定的形狀,因此肉眼難以辨別,當良性肺結節不斷發展成惡性肺結節,肺癌由此產生。現實中,通常通過肺部CT圖像來檢測肺結節。肺結節作為肺癌的早期表現,檢測肺結節對預測肺癌有重大的意義。然而,肺結節體積小,傳統的C影像肺結節檢測方法不僅步驟繁瑣、處理速度慢;臨床上肺結節檢測方法為醫師通過觀察肺部的CT圖像,來識別病人是否有肺結節,而通常一個病人的完整CT序列數量較多,工作量大,易被遺漏。因此,發明一種自動檢測肺結節的方法尤為重要。
隨著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絡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醫學疾病領域可以借助卷積神經網絡來研究,尤其是對于微小病灶的檢測與分割,卷積神經網絡有著更好地檢測分類效果。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問題,檢測出體積較小,形狀不一的肺結節,并且從真陽性結節中篩選出假陽性結節,本發明提供一個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肺結節檢測方法,用于協助醫生進行肺部疾病診斷,實現更快、更準確地檢測患者肺部疾病。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肺結節檢測方法,步驟包括:
第一步:分割出肺實質
1.1使用3D-Unet網絡對原CT圖像進行分割,得到肺實質三維圖像。1.2將得到的肺實質三維圖像按Z軸切分成二維切片圖像。
1.3將得到的二維切片圖像按照目標檢測中主流的VOC2007數據集格式制作成新的數據集。
第二步:構建肺結節檢測網絡
將得到的數據集送入到目標檢測網絡Faster R-CNN中,檢測出包含肺結節的區域,獲得候選結節,具體如下:
2.1將數據集中的圖片輸入特征提取網絡,進行主干特征的提取,
2.2利用區域生成網絡RPN,進行包圍框第一次修正,區分背景與肺結節。
2.3利用ROI Pooling層進行包圍框的二次修正,獲得候選肺結節。
第三步:構建肺結節分類網絡
3.1將含有候選肺結節的圖像通過計算坐標之間的歐氏距離將其合并,獲得較小的三維CT圖像。
3.2將此較小的三維圖像送入到3D卷積神經網絡進行肺結節假陽性的篩選。
第四步:模型訓練
將部分數據集作為訓練集送入到模型中,使用優化器更新參數,對網絡進行優化,對學習率進行自動調參,得到訓練完成的分類網絡。
第五步:模型預測與評估
將剩下的數據集作為測試集送入第四步已經訓練好的模型中測試,得出分類結果。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
提取完肺實質后,不僅可以有效提高神經網絡的對目標區域的關注,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參數數量。在完成初步的候選結節檢測的步驟后,選取了靠近肺結節中心的目標區域做結節檢測,縮小了整體檢測的范圍,得到了比較準確的分類效果,提高了分類的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流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875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